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学是科学之母

(2013-09-21 11:25:18)
标签:

稻盛和夫

稻盛哲学

日本航空

财经

盛和塾

分类: 有关信息

长期以来我们把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看作企业乃至国家发展的两个轮子。起初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后来又强调自己要拥有独创性技术。另一方面,我们向西方学习管理,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到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再到德鲁克的现代管理学。其中包括日本丰田的“看板管理”,以及许多日本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经验。

 

如果把科学技术归入自然科学的范畴,那么科学管理则接近于社会科学。总之,科学技术也好,科学管理也好,都归结于“科学”。好像有了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企业就一定能经营好,经济一定能顺利发展。至于“哲学”,既神秘又抽象,似乎很难与“经营”相联,更没有人像稻盛一样,不是把“科学”而是把“哲学”看作经营成功的“唯一的武器”。

 

稻盛相信“创造发明的过程属于哲学领域,而从逻辑和理论上能对它做出证明的时候,才成为科学”。就是说哲学是“因”,科学是“果”,换句话说“哲学是科学之母” 。哲学既是科学技术之母,又是科学管理之母。

 

这个结论首先来自稻盛的亲身实践。

 

稻盛在27岁成为企业家之前就是一位出色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他24岁时发明了用于电视机显象管电子枪上的陶瓷绝缘材料。普通的陶瓷有粘性容易成型,但因含有杂质而承受不了高频高压电流。某矿物粉末纯度可达标但没有粘性,无法成型,当时这是世界性的难题。稻盛破解这道难题的过程颇具戏剧性,他在反复实验、苦思冥想之余,一次晚上在实验室的过道里绊上一个装有松香树脂的容器,触动了他的灵感,一下子解决了这个问题。(详见《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稻盛说,使用松香树脂这类有机物帮助成型,这种方法现在已是常识,但是,当初第一个发现它的却是我。然而,当时在我头脑里闪过的这种灵感,并非出于我个人的实力,在我偶然绊上松香树脂容器的一刹那,上帝给了我启示,让我产生“思想的闪光”。上帝看到我日日夜夜、呕心沥血、苦苦钻研的样子,心有不忍,可怜我,故意让我绊交,赐予了我最高的灵感,我想事情就是这样。

 

讲上帝、讲灵感这似乎是迷信,因为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然而这样的灵感后来居然接二连三,让稻盛和他的团队创造了“又一个新石器时代”

 

牛顿看见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躺进浴缸见到溢水发现了浮力定律,门捷列夫在梦中见到了元素周期表等等,一切伟大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无不来自于灵感,而产生灵感的前提是一颗苦苦追求的纯粹的心,这个问题属于哲学领域。

 

不仅是科学技术,而且科学管理也同样来自这样的灵感。

 

稻盛刚经营京瓷公司时,从新产品开发到生产到销售,事无巨细都由他一人负责。到企业扩大到200人左右时他忙不过来了,感到捉襟见肘,苦恼烦闷之余他又来了灵感,他忽然想起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孙悟空在受到敌人围困时只要拔毛一吹就会出现自己的分身---许多小孙悟空。稻盛由此独创了著名的“阿米巴”经营这种被实践证明高度科学的管理手法,使京瓷和KDDI获得持续的顺利的发展。

 

稻盛从经营实践中感悟到,人生和工作的成果,包括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方面的发明创造,都来自于方程式式中的“思维方式”、“努力”、“能力”这三个要素的乘积,也就是来自于“哲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