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作者文丛 |
稻盛先生说:
“创立‘京瓷’公司时, 我是技术员,理工科出身,对会计、企业经营等可以说一窍不通。在我的亲戚朋友中又没有一个经营者, 没有一个人可以请教。但既然自己开公司当了经营者,就必须对公司各种事情做决断。部下来请示:‘这笔生意做不做?’‘那个问题怎么办?’因为缺乏经验,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常感苦恼。苦恼归苦恼,对下级的疑问,却必须答复,不能沉默,不能回避,不能推诿,决断归根到底得由自己来下。
“刚刚诞生的弱小企业,一旦判断失误,很可能立即破灭。我深感责任在身,常因担心而夜不能寐。
“拿什么作判断或决断的基准呢? 苦恼之余,来了灵感,我想到了原理原则。所谓原理原则,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么一句话。从小父母、老师教导过的,小时候他们表扬我,责备我,根据什么呢?不外乎‘是非对错、好坏善恶’这类最朴实的道理。如果这可作为判断基准的话,那不困难,我能够掌握。
“不拿‘赚还是亏’做基准, 不拿‘赚钱多或少’做基准,而是用‘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原则作判断基准,从这一点出发,去经营企业,去应对和解决一切问题。
“‘京瓷’和‘KDDI’如今都已成长为世界规模的企业了,但是,
“当初尚未意识到‘灵魂’的存在,只是觉得仅仅依靠出自‘本能’的损益算计,或仅凭‘感觉’、‘感情’,乃至‘理性’,来判断事物,做出决定,仍是不够的。最终必须以藏在‘灵魂’深处的‘是非对错、好坏善恶’作判断基准,这就是原理原则。‘京瓷’ 和‘KDDI’有今天的局面,说到底,就凭这一点,并不复杂,更无高深莫测的东西。”
听了稻盛先生这么说,我有一种顿悟的感觉。我们在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中追求理想,寻找人生真理的时候,常常会感到困惑,甚至怀疑真理的存在。但是,当我第一次听到稻盛先生把“作为人,何为正确?”当作自己唯一的判断事物的基准,并且把他一生事业的巨大成功,归结于这个“原点”时,我感觉豁然开朗:真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