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稻盛成功方程式的启示(二)

(2006-09-09 12:49:49)
分类: 方程式与教育

3)三要素中哪个最重要?

“能力”和“努力”的重要性,连小学生也懂。但“人格理念”的决定性作用却常受忽略。因它有正负之分,对结果而言最为重要。稻盛先生用他的亲身经历作过说明。

 

稻盛大学毕业找工作,到处受挫。当时的日本,没后台,没后门,有证书也难就职。屡屡碰壁之余,不免自暴自弃。他想既然这个社会如此不公,穷人得不到照应,没有出路,不如干脆投身黑社会,或当个“义贼”算了。他说:“如果当时我真的参加了黑社会,或许就成了略有名声的黑帮头目。因为我有不亚于他人的热情,也并不缺少能力。但这想法是反社会的,若真跨出那一步,我的人生必将逞现很大的负值。”

 

一个才能出众而又不懈努力的人,可以积聚很大的能量。但这  能量如果没有人格来管住,可能制造灾难。如果把能力与努力之积比作巨轮的发动机,那么人格就是巨轮之舵。巨轮是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还是倒行逆驶,或冲向冰山暗礁,关键全在控制发动机方向的人格之舵。

 

4) “人格理念”是变数。

它既能变好也能变坏,既能提升也能下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主要指受人影响, “人格  理念”快速提升。我们看到许多高官落马,比如成克杰、胡长清,他们能走上高位,并非一开始就是坏人坏思想。大凡这类人有能力,肯努力,会办事,贡献比常人大, 因此很容易脱颖而出,地位上升,权力大了,威信高了。所有这些既可拿来作更大贡献的资本,但在制约缺失时,又可用来为非作歹。此时他就来到常人不遇的风口浪尖。如果人格动摇,一念之差,就会一落千丈,从功臣变罪人。因此,一个有本事的人,尤其有了权威,春风得意时,特别需要:

 

第一谦虚精神。正视自己的种种局限,种种弱点,谦虚就有十足理由。

第二感激心态。自己再有能耐,毕竟孤掌难鸣。机会是别人给的,没他人协助,一事无成。所以理应心存感激,乐意将利益名誉乃至威信,与人分享。

第三知足意识。人有私欲,不能否定。但听任私欲膨胀就不正常。必然危及他人,危及组织,害了自己。“良田万顷,日食 三升;广厦万间,夜眠百尺。” 知足是睿智。与其追求虚荣,过度挥霍超过实际需要的物质财富,不如获取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安宁。这才接近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这些无非都是理念的提升。

 

5)怎样提升“人格理念”?

我们晓得了“人格  理念”的重要性,但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格和理念呢?

稻盛先生说,学习先贤们有关做人的道理,比如佛教、基督哲学、以及中国的孔孟之道等,是很重要的。我们也多少拥有这方面的知识。但把圣贤们的教诲仅仅作为知识来理解和记忆,并没有多大的价值。必须用它来戒勉自己,提升自己的人格。

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反反复复才能见效。运动员必须天天锻炼才能保持和提高体能。通过学习提升理念一事,更是如此,稍稍懈怠,立即降归原处。

其次是反省,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有违为人之道,如果有错,马上纠正。正如人的面孔会沾上灰尘、需要天天洗脸一样,人的心灵也会蒙上污垢, 需要天天反省予以净化。人是血肉之躯,一不小心,就会屈服于本能的欲望,屈服于周围的环境,脱离正道。

学以致用,从知到行,从理论到实践,这中间需要一个能动的飞跃。这种能动性本来是人类特有的潜质,但是如果不发挥,一切无从谈起;如果不持续发挥,一切都会半途而废。

稻盛先生说:“回顾自己人生的每一天,其实就是通过经营实践,不间断地提升理念的每一日”。

总之,“实践+学习+反思”才能有所领悟,才有可能进入哲学的境界。

强调高尚人格,强调提升理念,并把这作为成功的第一要素,乍看似乎近于迂腐,但其实这才是我们摆脱烦恼,将人生和事业的危机防患于未然的最好的、也是唯一有效的办法。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良计妙策呢?

 

6)三要素之相互关系

在成功三要素中,稻盛先生把“能力”定义为先天因素为主,这是有道理的,也便于解释,便于同“努力”是后天的人为因素这一概念相对应。但我们实际上讲的能力,比如语言能力,作文能力,经营能力等等,可以经过训练,或者说后天的努力来提高的。就是说人的“能力”中,有即使努力也提高不了的、先天的部分,和经过努力可以提高的、后天的部分。另外还有所谓“潜在能力”的说法。“潜在能力”能否变成“显在能力”,同“努力”和“理念”有关。

另外“理念”正确,就能保持旺盛的“热情”,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也有助于提高心性。总之,“人格理念”,“能力”,“努力”这三者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四、结束语

对稻盛“成功方程式”的阐述到此告一段落。全文归结到一点,无非想说明“人格理念”对人生、对事业、对社会的决定性的作用。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总是忽略这个真理。社会上一切乱像因此而生。       

我认为稻盛哲学、包括这个方程式,不失为医治中国社会现代浮躁病的一副良药。希望教育界也有人来研究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