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稻盛和夫传奇(四) 灾难青春

(2006-09-03 00:06:38)
分类: 稻盛传奇

 

稻盛在小学里虽然是孩子王,成绩也说得过去,父母又不逼他用功,但如上所述,他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有些老师眼里他不是好学生,多次受过责骂,甚至还受过老师的痛揍。但他感受到的初次严重挫折是小学毕业后的初中升学考试。

 

虽然稻盛小学六年级时成绩大都是乙,老师又警告不要梦想进一中,但班上中等以上的同学都准备考一中。稻盛有孩子王的自负,脑子又不笨,对报考名校一中他仍然很有信心。不过他又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因为那次老师发狠揍他后说过,成绩不行,评语不行,休想进一中。果然发榜时,平时成绩不如他的人都考上了,唯独他名落孙山。看着别人欢天喜地,稻盛黯然落泪,平日孩子王的霸气如今一落千丈。一个人爬到山顶俯视街市,风景依旧。回到家里父母仍然忙碌,没人理会他的伤心。昨天还是自己的小喽罗,还有那些天敌般的富家子弟,都穿上了一中的校服神气活现,稻盛对自己的惨败耿耿于怀。

 

稻盛虽说有孩子王倔强的个性,但毕竟还是个小孩子,经历升学失败的打击后,精神上有一种虚弱感,这时病菌便趁虚而入,真可谓祸不单行。

 

当年(1944年)12月,被征兵去满洲的22岁的兼一叔叔因患痢疾,回鹿儿岛养病,带回了不少虱子。稻盛睡在他身旁,被虱子叮咬,浑身上下出现了许多红色的泡疹,伴随低热不退,稻盛病倒了。因为他的大叔和大叔母都因肺结核死去,19岁的小叔正吐血,也在稻盛家疗养。“要是也染上肺结核那就糟了。”母亲带稻盛去医院检查,检查发现稻盛身上出现了肺结核的初期症状—肺浸润。

 

因为当时肺结核还无药可治,死亡率很高,“这样下去自己也会像叔叔一样吐血不止,瘦得皮包骨头。” 稻盛在发热中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正当稻盛不知所措时,一天,隔壁的邻居夫人隔着篱笆对稻盛说;“和夫,这本书对你会有好处,不管懂不懂你一定要把它读完。”接着提过来一本书面黑底金字的厚书,是当时一个叫“生长之家”的新宗教教主谷口雅春写的《生命的实相》。本来是大人看的书, 稻盛才13岁,但因为已经意识到死神的威胁, 稻盛如饥似渴,贪婪地阅读。书中一段话:“我们内心有一种磁石,它会将我们周围的刀枪、病魔、失业、以及其他各种灾难吸引过来。”意思是说心病才会身病。这话触动了稻盛,因为稻盛看过医书,晓得肺结核通过空气传染,生怕被感染, 稻盛总是捏紧鼻子跑过叔叔的房门口,因为还是小孩,憋不住气,所以先后都要深呼吸。但是他的哥哥则利却不以为然:“不要大惊小怪,哪会那么容易染上!” 稻盛的父亲对病重的小叔更是悉心护理,但不许稻盛妈妈及别的人接触病人。结果父亲、哥哥都安然无恙。

 

父亲虽然与病人近距离接触,但是他的大爱、他的仁慈之心阻挡了病魔的侵入。稻盛对结核怀着深深的恐惧,时时刻意躲避,正是这种只考虑自己个人安危的脆弱的心,吸引了病菌。人的心、人的心态或者说人的意识,对健康以至对人生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刻骨铭心的生死体验之际,《生命的实相》中许多富有哲理的话给了稻盛前所未有的冲击,让还是孩子的稻盛有了人生第一次重大的、深入灵魂的自我反省,让他开始理解人生最重要的真理。

 

稻盛后来回忆说:“患上结核,这是上苍给予我的一次珍贵的体验。叔父死了,叔母死了,我也会这样死去,当时心中的不安与沮丧无法形容,是《生命的实相》这本书救了我,从那时起我的心态开始转变。”当时正值二战结束前夕,美军对鹿儿岛的轰炸越来越激烈,事态不允许稻盛卧床不起,为了躲避战火,他不得不东奔西跑,这样忘记了疾病反而促使了疾病的痊愈。

 

1945, 鹿儿岛上空响起了空袭警报,那时稻盛高小时的班主任土井老师来到稻盛家,“这孩子有特长,应让他再次挑战鹿儿岛一中。”他说服了稻盛的父母,并代替病中的稻盛报了名,考试当天还陪着稻盛,照料他。但发榜那天,录取名单中仍然没有稻盛和夫。稻盛再次灰心,只觉得自己命运太差。发着低烧回家倒头就睡,此时空袭警报再次鸣响,扎着防空头巾的土井老师又来到稻盛家,“是男子汉就别泄气,天无绝人之路。”他是来激励稻盛的,而且已经帮稻盛办好了另一所学校—鹿儿岛初级中学—的入学申请书。“今天是申请的最后一天,不管怎样先考了再说。”

 

稻盛二次考鹿儿岛一中都落第,又是病中疗养,“算了,不考了。”他已经心灰意懒。父母也认为只有就职一条出路。此时土井老师仍然一片热心,鼓励他再考,让他总算上了初中。“如果当初没有土井老师热忱鼓励,只有小学毕业的学历,我后来的人生将会怎样呢?” 稻盛后来这样说。

 

虽说迟一年上了初中,但因为空袭越加猛烈,学校无法开学,完全没有学习的气氛,特别是617日大空袭烧毁了大半个鹿儿岛市。在这次空袭的大前天,因结核瘦得不成人样的小叔死了。这之前每逢警报响起,父亲总是扶着小叔躲进园中的防空壕沟,而小叔总说:“不!哥,算了,我不进防空壕,我的病不能传染给侄儿侄女,我呆在家没关系。”临近死期小叔的表情格外平静而坦然,似已看破红尘。小叔葬礼刚结束,就是617日深夜大空袭开始,父亲背着中风后手脚不能动弹的祖父,一家人都逃进了防空壕沟。父亲因小时曾跌落河中得了中耳炎,一只耳聋了,因祸得福,征兵体检不合格,战时没上前线,此时当了街区消防队长。这夜躲入防空壕沟,只见空中一片红光,火又从附近烧来,看来鹿儿岛将成废墟,不可坐以待毙。大家将头巾浸湿,父亲再背着祖父,沿河朝上游方向逃命。回头看,逃难人群黑压压一片,河对岸一片火海,许多人浑身是血,还有人身上着火在地上打滚,而攻击一波连着一波,燃烧弹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目睹这地狱般可怕的情景,又怕炸弹投到这边来,大家拼命向上游跑。稻盛想到小叔死前决绝的神情,似乎小叔已预知大空袭即将到来,晓得父亲的性格,再危险也不忍放弃亲人,又要背祖父又要救自己,一定力不从心,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小叔死得其时。稻盛家的房屋虽然奇迹般躲过了这次大空袭,但在日本宣布投降前两天,813日还是被美军的飞机炸毁了,房子烧掉了,印刷机炸碎了,而稻盛的病却在奔波逃难中慢慢好转。

 

战争、疾病、亲人死亡、升学落第,种种挫折考验着少年稻盛,也使稻盛逐渐成长,但是稻盛的厄运还没有完。

 

战后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一个时期内多数人营养不良,大家都想尽办法谋生渡难关。有一段时间,稻盛放学后骑着自行车,推销纸袋,帮助父母做纸袋生意。

 

在中学时代又发生了两件倒霉事。

稻盛刚高三时,原在学校同其他学校合并并改名叫玉龙中学,玉龙中学建新校舍要大家都参加义务劳动。因离高考不到一年,学习很紧张,稻盛心里抱怨,尽管不情愿,他还是担着担子去了工地。但到那里一看,发现高三学生总共只有三、四个人。“大家都没来,自己这么听话,真够傻的。”之后三天,稻盛也就没去。本来老师从没去检查过,偏偏在稻盛没去的第三天老师开始点名。别的同学事先听到风声,赶在点名之前到达现场, 稻盛被蒙在鼓里,点名时缺席。“心里只想自己高考,连义务劳动都不参加,没有一点奉献精神,真自私。” 稻盛被老师训斥一通。

 

另一件事也是高三时,在鹿儿岛的鸭池球场举办高中棒球对抗赛,同学们都要去为本校球队呐喊助威。球场离学校很远,要乘电车去,但稻盛没钱买车票,有些犹豫。但同学说只要拿自己的月票混进站台就一定能顺利到达,于是稻盛跟着大家一起混了进去。去时侥幸混蒙过关,回来时稻盛觉得这样不好,心中不安,决定徒步走回。但有同学强调,只要夹在人群里将月票在检票员面前虚晃一下,定能过关。稻盛不由自主跟大家一同上了车,但下车时因心里紧张,神色不对,被检票员一眼看破:“学生票已特别优惠,还要逃票,真不像话。你是那个学校的,叫什么名字?”别的同学都混过去了,唯独稻盛被逮住。虽说是初犯,但检票员却不管,只当惯犯处理,没收月票之外,还罚了他几倍的钱。第二天学校告示板上又将此事点名批评。他尊敬的辛岛老师在班上又批评他:“破坏了学校的名誉。” 稻盛羞愧难当,懊悔不及。有的同学还嘲笑他是笨蛋,但有一位叫川边的同学很讲义气,他与稻盛一起逃票,没被抓住,却从此放弃月票,陪稻盛每天徒步上学。

 

这两件事稻盛看得很重,自己心思不正、行为不当,才弄得自己狼狈不堪,被人蔑视,自己的思想行为和结局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稻盛日后建立起“作为人,何谓正确?”的判断事物的基准,强调人生方程式中的“人格-理念”,并以此严格律己,不管大事小事决不违规。就与学生时代这些挫折有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