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稻盛传奇 |
稻盛和夫于一九三二年一月三十日,出生于鹿儿岛市城西町。其实同月二十一日,他已经降生,父母因为太忙,晚报了户口。和夫排行老二, 上面的哥哥叫则利。还有两弟三妹。当时他父母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印刷厂,家境虽不富裕,却总是很热闹。和夫小时候活泼开朗,亲戚们相聚时,他常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可他自己却爱哭,而且一旦哭开头,往往就停不下来。以至同住的叔叔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三小时哭虫”。据说,他的爱哭,在街坊邻居中是出了名的。
母亲和几位女帮工在忙着糊纸袋, 和夫约莫三、四岁。从梦中醒来,睡意未尽,用不安的目光环视四周,见没人,和夫有些害怕,叫一声“妈妈!”。母亲来到身边,呵护一番, 他就感觉很温暖,从梦境走进了现实。但今天不知为什么, 母亲没有呼之即来,侧耳细听,只有“咯噔、咯噔”单调的机器声,没有熟悉的母亲的脚步声。神经质的和夫又叫一声“妈妈!”这叫声中已带着哭腔。仍然没有回音, “哇—” 和夫的“三小时哭泣”开始了。母亲知道,不早点哄他,他会哭个没完,但手头忙着,实在分不开身。片刻后, 母亲来到身边:“对不起,来迟了。”用手抱起和夫,不料他哭得更起劲了。最初哭的是“妈妈你快来啊!”是为了吸引妈妈注意自己,要妈妈来抱抱自己。现在哭的是“妈妈你为什么来得这么迟啊!”哭声表达对妈妈迟到的抗议。连哄带骗仍然哭声不止,母亲不禁心烦,放下他又回去工作。这时和夫的哭,又有了新的理由: “妈妈你怎么又走了!”哭声中有点悲伤了。听他哭着没停的意思,母亲只好又来哄。但是哭虫也讲“面子”:“妈妈你刚才为什么一点也不温柔!”不顾我的“面子”。和夫依旧照哭不误。母亲有点恼怒了,决定随他去哭,又离开了。看见母亲竟然完全无视自己正当的抗议,这回他就“咚咚咚!”猛踢门框隔扇,母亲慌忙跑过来,“这不听话的孩子!”母亲一边怒斥哭喊着的和夫,一面“拍—拍—!”就打他的屁股。“哇哇——”和夫犹如被火烫似的放声哭叫:“是妈妈不肯安抚我,才踢破隔扇,所以错不在我!” 此时他是为坚持正义而哭。正糊着纸袋的女工们相视而笑:“三小时哭虫又来了!”母亲没事似的又去忙工作。后来他哭不动了,换成了抽泣。说是“三小时哭虫”,其实至多也就哭一个小时,但在这哭以及哭的理由转变中,可以看见这小孩的倔强以及他的感性。
小学低年级时,叔叔常带和夫去看电影。看完回家, 和夫就被弟妹们围住,他会把电影里的情景,按自己的理解,手舞足蹈、有声有色地讲述一遍。弟妹们听得出神:“啊—!真有趣,比亲自去看还过瘾。”这时和夫就格外得意。
当时正值武打片全盛时期, 武打片总是善恶分明,电影情节都是扬善惩恶,都是老一套。看过几次类似的故事后,有关人物一出场,马上可以看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甚至能猜到故事的结局。因此, 和夫开始是兴高采烈,跟着叔叔去观看, 后来渐渐厌倦,不愿去了,而且生出疑问:“大人们究竟为什么肯花几小时,看这么无聊的东西还那样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