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摄诗文】 北京孔庙(二)大成殿

(2007-11-26 06:40:29)
标签:

视觉/图片

旅行

摄影

诗文

七律

北京

孔庙

视频

【行摄诗文】 <wbr>北京孔庙(二)大成殿 

 点击上图,可见大图

 

北京孔庙(二)大成殿

 

古柏参天遮蔽日,御题金匾耀光华。

碑亭纪世岁寒度,祭享瀛年星汉斜。

砚水湖旁求圣水,大成殿上见宫花。

贡香尽献儒家圣,及第登科拜帝家。

                      ——樾下客

 

    孔庙院内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条中轴线,三进院,左右建筑对称配列。主体建筑是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此外在大成门外东面设碑亭、省牲亭、井亭、神厨;西面有碑亭、致斋所、神库,并设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最后一进是独立小院——崇圣祠。

    孔庙大门前建有嵌琉璃雕花砖的影壁,第一道大门为先师门,虽经历次修葺,但它的木结构形式,仍然保持有元代的建筑风格:歇山式屋顶,配有鸱吻等装饰,檐下斗拱大而稀疏,造型精美古朴简洁。这是目前北京罕见的元代风格的木建筑。

 

【行摄诗文】 <wbr>北京孔庙(二)大成殿 

 

    进入先师门,迎面是崇基石栏的大成门。门前后三出陛,中为丹陛,左右各十三级。门内悬钟置鼓各一,两侧放石鼓10枚。大成门左右辟角门。

    大成门内为中心庙院,院内青砖铺地,古柏参天。中间一条笔直的甬道通向大成殿,甬道两旁浓荫掩映着11座明清纪功碑亭。甬道西南,设有祭奠焚纸用的燎炉和一眼古井。古井当年水深而甘冽。相传当时文人如能饮一杯孔庙古井里的“圣水”,就能笔下生花,文思如泉涌。清乾隆皇帝赐名为“砚水湖”。

 

 【行摄诗文】 <wbr>北京孔庙(二)大成殿

 

    甬道的尽头是巍峨庄严的大成殿。它坐落在以汉白玉雕云头石柱栏杆的月台后。月台左右砌石阶,两大青石浮雕,上下皆雕一飞戏珠,中间盘龙吞吐火焰宝珠,周围云水波涛。院内东西两边各有配庑19间,左右对称,布局规整。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礼的正殿,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将殿由七间三进,扩建为九间五进,瓦顶为重檐庑殿顶,用光彩夺目的黄色琉璃铺砌,殿顶正脊两端装饰着龙形鸱吻,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

 

【行摄诗文】 <wbr>北京孔庙(二)大成殿 

 

    殿内正中设木龛,龛内置大成圣文宣王”木牌位。龛前置祭案,案上面摆设有尊、爵、卣、以及笾、豆等祭具。古时祭肉为生牲,祭器等为竹、木制品。为突出孔子高全,祭案低矮。殿内还陈列着琴瑟、编钟、编磬等祭祀需用的古乐器。

    殿内正位两边设有配享牌位:复圣颜子(回)、述圣孔忆(伋)、宗圣曾子(参)、亚圣孟子(轲)。称为“四配”。殿内东西两边分列: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东)、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西)等十二哲人的木牌位,称“十二哲”。

 

【行摄诗文】 <wbr>北京孔庙(二)大成殿 

 

    殿内正上方悬有民国初年总统黎元洪手书“道洽大同”匾额。因为自清代康熙以后,每一皇帝即位,要到国子监雍讲学一次,称作“临雍”,之后,在孔庙大成殿悬匾一方。后皇帝即使不“临雍”,也照例悬匾。因此,大成殿内集积了从清初康熙到清末宣统九代皇帝的匾。民国五年教育总长范源濂将清代的匾额全部取下,移交当时的历史博物馆保存,才改悬“道洽大同”的匾额。

    历代祭孔仪式在大成殿举行。清代以来,每年大祭两次,即仲春上旬丁日和仲秋上旬丁日,即所谓“上丁祭礼”,也叫“丁祀”。每逢祭日,午时许,祭礼仪开始,于是钟鼓齐鸣、奏乐、迎神、跳八佾舞、跪拜、送神,繁礼缛节,直至拂晓时刻方告“礼成”。

 

更多照片,请看视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