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纹心印忆·小学(一):决心

(2008-02-04 12:14:12)
标签:

情感

杂谈

感悟

生活

分类: 纹心印忆
 

小学(一):决心

 

    在幼儿园还没什么感觉,就已经稀里糊涂的上了镇上的中心小学。我上小学三年级以前一直是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我的第一任班主任姓王,女,一头烫过的短发,印象中还是比较严厉的,手里常常拿着教鞭,我都不太敢看她。现在对她记忆最深的就是,她教我们拼音的四个声调,她反复地教我们“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儿,四声降”。然后她在黑板上写出四个声调让我们识别是几声,也不知怎么搞的,就这四个东西,我总是记不清楚,总是弄混淆。所以一到放学时间老师就要把我和另外几个差生留在教室里继续要我们学习,这就是我们当时俗称的“挨留”。而我那时候就是“挨留”的常客。她也就教了我一年就走了。后来听说她是日本人,已经去了日本。

 

    她走了之后,我又迎来了一位王老师,不过这次是男的,而且更加严厉。在他担任班主任期间对我进行过体罚,不过我依然十分感激。那个寒假,他留的寒假作业是要我们每人写两本小字(小本的田字格那种),开学后交给他。我那时候很讨厌写字,也没告诉家里人有写两本小字这回事,等到临近开学了才赶出了一部分,而且写的歪歪斜斜。开学后,很多同学都完成了这个作业,就只有我和另外几名同学没有完成。收作业的那天,我们几个没有完成作业的被罚站在教室外面、趴在走廊的窗台上写小字。天寒地冻,走廊的窗台上都结冰了,走廊里和屋外没有太大的差别,我们几个趴在窗台上一边流着鼻涕一边写,写一会儿,搓一搓手,跺一跺脚,然后再写。忘记过了多久,他终于将我们叫了回去,让我们第二天再把作业交给他。那一次体罚真是让我狼狈至极,一路走回座位的时候都不敢抬头。第二天,我把作业交给了他,以后也再不敢不写作业了。这次体罚逐渐使我形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对于他,我除了感谢他的体罚,还要感谢他的鼓励。小学语文在教学中尤其强调有感情朗读课文,坐在我前座的温XX读课文很流利,老师经常叫她读课文,还经常表扬她。那个时候,我读课文就只是结结巴巴的水平,所以每次她起来读课文的时候我都很嫉妒:她咋就读的那么好,我咋就不行呢!有一次星期五,在学到列宁打碎花瓶的那篇课文的时候,老师点名读课文的时候我结结巴巴地读了几句就被叫停了,然后又叫起她朗读,照例在朗读完后表扬一番。这番对比,让我心里涌起了强烈的妒意,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向读的比她还流利,受老师表扬。于是,放学后回到家,我就一直躲在自己小屋的炕头上反复大声朗读这篇课文,并且逐步加快速度,读错一个地方都要再重头开始读。就这样从周五的下午到周日晚上,我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练习朗读这篇课文上。周一去上学的时候,我主动举手起来朗读课文,读的非常流利,他显然也很高兴,对我进行了一番表扬和鼓励,说我读的很流利,美中不足是读的太快,感情也还不够,要我以后注意有感情朗读。就是王老师的这次表扬和鼓励,让我有了上进和学习的动力,此后的每篇课文我都用心去流利地朗读,所受的表扬和鼓励越来越多,学习成绩也逐步提升到了中等偏上水平。王老师虽然也只教了我一年,但是说他是我小学阶段甚至是一生的启蒙老师都不为过。只是没有想到若干年后,他还是那样清晰地记得我,正如我也清楚地记得他一样。

 

    小学四年级以后,我又陆续换了几位班主任,但是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在不断提升,父亲对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到后来我只要不考第一名,他都不会满意,考第二、三名也常常都要挨训甚至挨骂,跌出前三名就更不得了。有一次,我考了个并列第二名,数学99.5分(一个小数点出错了),语文100分,第一名是双100。回家后父亲照样进行一番训斥:“人家咋能考双百呢!你这第二也不是你一个啊,还有那么多并列的呢!不考第一就不算能耐。”还有一次我稀里糊涂地考了个第七名,回家之后父亲不在家,母亲看过排名之后就说:“看你爸回来怎么收拾你!”我知道父亲脾气暴,不把我屁股打开花才怪。有一次姐姐犯了错误,父亲用柳条抽的姐姐满地翻滚,屁股上留下了一条条的血印子,几天都不敢坐凳子。估计父亲差不多要回来的时候我就跑出去了,在家门口的一个角落藏着挨冻也不敢进门。一直到天都黑了的时候,母亲出来找到我说父亲不打我,我才敢回去。回去之后倒是没挨打,不过父亲额上青筋暴起,沉着脸训了我半天,好像随时都会动手,我连大气都不敢出,饭也没敢吃几口。父亲在训我的时候常常说要我辍学回家种田,说家里那些地,那几头牛还有猪都是给我留的,如果我不好好学习,就一辈子爬地垄沟。那个时候我每到夏天农忙的时候都要去田地里拔草之类的,农活是我最不愿意干的了,顶着烈日跪爬在地垄沟里的滋味尤其不好受。所以每次听到父亲的这番话,我都胆战心惊,真怕父亲不让我上学。为此,我也时常告诫自己,还是上学好,我要一直上学,千万别爬地垄沟。说来好笑,那个时候的想法很简单,就光想着去上学就不用在家干农活了,要是学习不好,父亲就不让我上学了,学习好父亲就让我上学,就不用下地干农活了。在小学阶段这个简单的想法是支撑着我坚持上学、努力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一直到上初中、高中也都还有这样的想法。

 

(待续:小学(二):公开课  小学(三)祸难  小学(四):牛郎 

 正在撰写中,近期陆续更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