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朝圣路第一站停在了茶马古道的重镇----奔子栏,这里除了居住着当地被受盛誉的巴卡活佛外,还有的就是名誉藏区的锅庄舞,奔子栏的锅庄舞和当地的木碗一起成为两宝,不夸张的说是响誉中外,只要来寻梦的人们,少不了看看这里热情的锅庄…
我们到达当地的时候由于正是春节期间,很荣幸的赶上了村落锅庄,听当地人说,锅庄舞只有在过节和结婚等重大事情的时候才举村齐舞,依当时为跳舞整个村子关门闭户看来,全员出动毫不夸张…而且奔子栏由很多村子组成,从初5开始由其中一个村子开始,每天一村轮流跳舞,直到所有村子轮闭…
锅庄是一种边舞边唱的舞蹈形式,多为问答对唱比赛。在传统式的对歌比赛中,谁掌握的传统歌词系统全面,谁就能取胜。在即兴问答比赛时,谁想象丰富,思维敏锐,胜利就属于谁。
奔子栏的锅庄舞曲调低沉典雅、浑厚豪迈、凝炼深沉,拖腔多而长。舞姿舒展洒脱、豪放稳健。要求参加歌舞者的服饰整齐划一,锅庄舞自始至终有严密的顺序,一般程序为:仪瓦(锅庄序歌)、央卓(招福锅庄)、思卓(迎宾锅庄)、堆卓(赞颂锅庄)、宗卓(相会锅庄)、主卓或彰卓(辞别锅庄)、卦卓(挽留锅庄)、扎西巨(锅庄结尾歌)。每个程序的锅庄都有数调或数十调曲子,但跳唱必须按程序来进行,跳完这道程序后再跳下一道程序,这个过程经历很长的一个时间段,以至于要用一天的时间来完成,当时只记得由于语言不通,不知道唱的是什么,只能听听旋律,看看舞姿,感觉缺少一些情感,缺少通过语言传递出来的心灵…
一下午沉浸在别样的情感里,体会着特别的风情,感觉早上因为晕车带来的疲惫已经被这种热情的气氛所替代,我开始期待着我之后的旅程…
PHOTO-1
奔子栏跳锅庄舞的村民们,服装很漂亮
PHOTO-2
虽然场地简陋,但是仍然华丽气派...
PHOTO-3\4\5
这种锅庄的魅力在于参与的人用生活的热情转化为舞蹈...
PHOTO-6\7
农区代表服饰,色彩相比较牧区得要显得轻巧些。流行袖茧绸衬衣,外罩呢绒坎肩。坎肩图案大方,镶云头金银线绒饰边,以红珊瑚为衣扣,大银环公母扣挂于领口;下着曳地百褶裙,腰缠毛织百花带;佩戴金银镶珊瑚的长耳环,胸挂银质护身佛盒,右襟挂三须链;头发用彩色丝绦绳相编于头顶。服装、鞋帽喜欢运用红与绿、黑与白、赤与蓝等对比色,并且巧妙地运用复色、金银线,具有明快、活泼的艺术效果
PHOTO-8\9
跳锅庄舞的男子门...
PHOTO-10
很有特点的鞋子...
PHOTO-11\12\13\14
老人们在为没有结婚的少女裹上红头绷...绑这个东西很是要技术,没有任何的扣或者紧绳,我绑的基本是一放手就散...
PHOTO-15\16\17\18\19\20
举村齐舞,剩余的来观看的人则围坐在四周...
PHOTO-21\22
衣着漂亮的当地小藏民...一脸的天真...
PHOTO-23\24
当地人叫黄果的水果,我觉得更像长了疤的桔子,第一次见到,听说其他地方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