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2013-03-14 15:40:10)
标签:
店面星巴克第一次火车高中 |
分类: 2013 |
二月
二月往往是热闹,是团聚,但热闹不能强求,团聚却又容易不欢而散。
家在东北最东北,寒冷的中俄边境,除了越过黑龙江踏上布拉格维申斯克,到哪都远,到哪都不方便。无论在外上学还是在外工作,东北最东北终究是家。回家,回家……这个民族长久坚持的信仰。工作后每年只回一次家,流入春运大潮,抢票、请假、坐车、往返……这一系列折腾经历两次就烦得麻木不仁。也正因为如此,每年春节前后可以在哈尔滨短暂停留。第一次从哈尔滨西站出来,天寒地冻,冷的干干脆脆。呼吸着熟悉的冷味儿,心想黑河的温度会不会超出我的承受范畴。
大冰前不久总是面对电脑加班,气色憔悴,脸色泛黄,我劝她对自己好点,她说已经在调补中了。工作之中,身不由己;感情所困,只能自救。我俩啃着鸭脖子聊了些有的没的,把一年的话挑肥拣瘦匆匆说完。后来大冰在学府四请我吃韩国炸酱面,早已不是曾经,没吃几口就咽不下了,算是团聚。
想着Yu说今年不回家过年了,同样是要强人的身不由己,我也救不了,只希望她能回来。最后她又决定回家过年,一阵欣慰。后来Yu因为动了刀儿,不能出门玩耍、不能大口喝酒。她邀请了大梅、大鹏和我,躲在她家的厨房吃火锅,还亲手弄盘小葱拌豆腐。后来我们三个还在玛利亚碰到了打折免单,算是团聚。
V和袁老师,新买了小汽车非要到哈西接我,说哈尔滨打不到车。在此之前,我还转发了那条唐僧师徒四人在哈尔滨打车,被司机狂撅拒载的微博。我跟V坐在后座,袁老师不熟悉路,V在后面做导航,终于在一个多小时之后从学府四开到了中央大街附近的酒店。路上V讲了一个相处多年竟把袁老师名字写错的段子,无厘头又幸福甜蜜。后来由于没地方停车,袁老师只好自己把车开回家,V留下来,算是团聚。
S在酒店订了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他说觉得有安全感。楼上是小黑屋,唠着只有我们能听懂的嗑,我把一条毛巾忘在了酒店的洗手间;我楼下是金安,我得到了星巴克的哈尔滨杯;楼下是麦凯乐,我们三个像小孩子一样在超市选进口小食品,三个人合吃一块冰糕,一个人的一本正经总也比不上一起耍二逼的快乐,算是团聚。
跃跃欲试,唇唇欲动了一年的玉氏滋味馆,人爆满,只好惜别S口中大赞的玉氏小炒、黄桃锅包肉、干锅三黄鸡、玉氏锅贴、等等,改道去毛毛熏肉。得到V和S的同意,我叫来了大学搭档博雅姐一起。S说博雅姐挺好的,不假不做作。真难得,算是团聚。
黑河的温度不是盖的,冷风吹着脑门儿像吃了太大口的冰糕,拔脑浆子。大鹏馋周黑鸭,北京南站有店面,千万里我背到了黑河。我没听大鹏的,要我去他家,让他妈给我做好吃的,取而代之华富肯德基。这个在我们高中时落座黑河的肯德基,现在餐桌座椅已经斑驳掉漆,我们确实离开年少很久了。坐在那里有点俗,算是团聚。
俗就是大众,就是人人都去。当我跟大宗宗坐在华富肯德基时,隔壁桌传来熟人的声音,站起熟人的身影,于是两桌合为一桌,我只听她们寒暄,应声回答,插不上嘴。后来亮亮和J明到了,众神归位,我以为春天来了,但聊的净是些换工作、找对象等话题,我不愿插嘴,算是团聚。
那熟声熟人是黄光闪闪的女痞子阿实,她把我当个人了还,请我吃锅包肉、请我喝老黄瓜汤,叫草生蚝作陪。忆江南的大厅正在组织一个舞台,貌似是年会之类,老黄瓜汤很快就凉了,阿实之后还要回日本读书,算是团聚。
王贝贝胖的像圈楼新开的堡堡王,王志鹏困的像堡堡王里的东西一样难吃,王冰棒像《泰囧》里的冰冰棒王宝,其实都是一个人,算是团聚。
返程回哈尔滨那天,黑和白要答谢大家,据说聚到了我们的大半壁江山,我的火车正好在那之前开走。下火车的大早晨跟小舟吃了面,上火车前的中午跟黑和白吃了饺子。大嘴唇子匆匆赶到凯德广场时,我刚刚坐进出租车,车窗都没来得急放下,摆摆手算是见了一面,算是团聚。
想想要再见面,又是一年半载,换了冬夏。
当火车从哈站慢慢开动时,我朝着火车前进的方向逆光而坐,望向窗外,是啊,我还在生我爸的气。从初五我妈生日的晚上开始,没理他俩任何一个人,到初六在大姑家的团聚,没给任何一个亲戚好脸子。我拒绝了他们的送行,一个人到黑河站赶火车,算是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