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蓄洪能力究竟是怎样的设计?

标签:
三峡工程质量蓄洪能力杂谈 |
分类: 时事 |
三峡大坝是否固若金汤?它能够抵挡来自峡江汹涌激流的冲击吗?
蓄水前,国务院验收组组织几十名专家在大量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对大坝进行了最后的鉴定验收。结论是令人满意的:已建成的三峡大坝质量满足了设计要求,大坝蓄水将是安全的。
……
今天,面对长江上游有可能超1998年的洪峰,我们最大的变化或许就是三峡工程全部峻工。从大江截流到首批机组开始发电,再到全部机组投入运行,整个工程的投资不少于1800亿,而它的防洪功能显然是排在第一位的。此外,1998年大洪水之后,国家连续投入300多亿,重点加固长江中下游堤防。然而12年后,对于分蓄洪量减少和湖泊储水能力降低的现实,却依然让人忧心忡忡”。
看来产生忧虑的不仅是我们这些无知的草民,就是消息灵通掌握情况的中英电视台记者,也是“忧心忡忡”。
请看关于三峡大坝可以抵御百年一遇大洪水的报道:
“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
|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 李永安 |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三峡大坝的建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可使三峡工程提前两年发挥防洪效益。三峡大坝今年(2008年)汛期将有能力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修三峡的目地,就是防洪。防洪是最主要的,我们这次大坝到顶,最主要是提前发挥防洪效益,减少长江的特大洪水可能给中下游带来洪水灾害。
三峡大坝将于20日全线浇筑至海拔185米的设计高程。6月6日,右岸上游围堰爆破拆除后,大坝开始挡水。
李永安表示,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批准的2006年防洪调度方案,三峡水库今年汛期的蓄水水位不超过150米。这意味着如果遇到1998年那样的大洪水,通过发挥三峡水库的调蓄功能,可以保证长江中下游安全度汛。如遇特殊情况,经报国家防总批准,还可以继续升高水位,以控制长江干流水量,减轻长江中下游的压力。
三峡水库从2003年开始依靠围堰蓄水。今年汛后库区水位从135米升至156米,增加库容73亿立方米。这相当于目前长江的荆江分洪区的分洪能力。
李永安还告诉记者,三峡开始发挥防洪能力并非意味着长江防洪可以高枕无忧。长江干堤是抵御长江中下游洪水的直接屏障。”
回应:“N年一遇是统计学概念”
记者(新华社):有的网民将几篇关于三峡大坝抗洪能力报道的标题罗列一起,内容包括三峡大坝可抵御万年、千年、百年一遇的洪水,并据此说三峡大坝的抗洪能力“逐年萎缩”。请问三峡大坝防洪能力到底如何?
曹广晶(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N年一遇”是一个统计学概念,是根据长江的水文记录资料和其他历史资料,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计算分析得出的,例如三峡工程所说的“万年一遇”的流量为每秒11.3万立方米,“千年一遇”达到9.88万立方米,“百年一遇”达到8.37万立方米。但百年一遇并不意味着洪水按一百年时间间隔一百年出现一次,应该理解为在长时间周期中,平均一百年出现一次。今年的洪峰峰值接近每秒7万立方米,算是“约15年一遇”。
就三峡大坝本身而言,它是按千年一遇的洪水作为其正常设计工况,万年一遇再加10%的洪水来作为校核工况。(来源:新京报,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