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视《头脑风暴》开聊奥运冠军的创业之路

标签:
身边的奥运奥运冠军运动员创业王军霞钱红体育 |
分类: 体育营销-谈谈专业 |
8月30日一大早,搭乘CA航班飞赴上海,参加东方卫视的谈话类节目《头脑风暴》的录制工作。由于航空管制和天气原因,整整延误了一个半小时才落地。而参加本期节目录制的游泳冠军钱红女士也随后抵达,她是当年泳坛五朵金花之一,为人很随和,现在和老公一起创办了“第五道体育公司”,专注于游泳项目的青少年训练。本期节目的另外一位嘉宾是有“东方神鹿”之称的王军霞。她现在的身份是“王军霞营销咨询公司”的老板。
在南京西路广电中心的化妆间里,主持人袁岳问起这两位明星老板,拿过世界冠军还是奥运冠军,结果遭到了两位的“奚落”,“我们两个可是大满贯,都拿过了。”机智的老袁同志马上打趣说,你看,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很熟悉的,恰恰是一知半解呀。化妆后的两位冠军很有型,而特有的运动员气质更引得镁光灯闪烁不停。
按照《头脑风暴》的节目设计,在演播室内有100位现场观众,他们会采用投票器打分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现场嘉宾还包括几位“风暴评论员”,在风暴主持人的引导下与“风暴嘉宾”展开互动。由于这期的话题是“后冠军时代如何延续辉煌”,因而四位评论员均来自体育营销界,除了我以外,还有沃天集团的郭总、雷诺体育的刘奕以及先行公司的张立新几位老总。
话题首先谈到了运动员退役后从商的优势和劣势。钱红认为,自己得到社会的“信任”是一种优势,而袁岳则对此做了进一步解释:在现代社会中,“信用”是一种稀缺资源,世界冠军具有高信赖度,因而会具有商业价值。
大家还谈论了不同项目的运动员所具有的不同特质,比如,有的项目会更强调比赛过程中的策略性,而有的项目只需要完成好自己的比赛即可等等。不同特质对于从商之路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谈到两位“风暴嘉宾”目前所从事的生意时,几位评论员针对王军霞所推广的跑步项目,究竟是“商业模式”还是“公益模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起初,军霞认为她是在做公益项目,目的在于影响更多人从事体育运动,但大家分析指出,尽管商业项目同样会产生公益影响,而公益项目也容许商业参与,但两种运作模式还是截然不同的,需要厘清才能更好的发展。而军霞的项目会产生利润,公司会有收益,肯定不是“非赢利”性的公益模式。随后,大家也给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在谈到运动员从商的劣势时,我认为最大的一个挑战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因为当运动员的时候,是很多人在为你服务,他们的愿望通过你去实现;而从商后,你要为别人服务,你的愿望要通过团队,通过满足客户需求,通过建立多赢的利益分享平台来实现的。需要完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我、环境和发展。
节目录制过程中,钱红和王军霞表现迥异,前者更内敛,话不多;后者呢则更愿意谈论自己的观点。但她们身上既有运动员的共性——坦率和直接(比如,当袁岳问到钱红关于公司项目的赢利情况时,她就很坦白地说,我对数字特别不敏感,也不喜欢和数字打交道,公司业务都是老公在打理;你丝毫不觉得她是故意闪烁其词),更有冠军选手的品质——对事业的坚持。
由于时间的关系,加上整个节目参与谈话的嘉宾以及观众比较多,所以运动员创业这个话题没有进行的很深入。但我想,对于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体育界来说,运动员的就业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举国体制下的运动员成才体系,造就了51枚创记录的奥运金牌,造就了数百个世界冠军,但在冠军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不同层级的专业运动员群体,除了少量从政、从商或者做教练员以外,更多的人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职业测评和培训,以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