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日前看到一则消息:北京时间2008年4月27日,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之际,100位中国运动员从各地汇聚到北京,与2155名志愿者一起,组成一张发往世界的巨型明信片,邀请全世界的运动员共享四年一度的人类盛会。
这的确是个好创意!记得在以前的博客中,笔者曾对照NIKE的重温84一代的活动,批评过李宁公司,错失08传播时机。但这次的行动,的确能够显现出一个品牌对其社会角色的认知。在火炬传递受到干扰,甚至是北京奥运遭到个别人抵制,而全球华人以及世界运动员对此表示不满,拒绝将体育与政治挂钩的舆论背景下,李宁带领运动员发起号召,呼唤体育回归本质,应情应景。
尽管这一活动在传播层面还可以做的更周密一些,但能够想到这样的举动,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到目前这些,已属不易。对于那些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超越李宁的品牌来说,也许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定位品牌自身的社会角色,如何做符合角色设计或者角色期望的事情,并且持续地去付诸行动。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