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分类: 体育营销-谈谈专业 |


事实上,无论原来的设计是何种用途,当它服务于普通人时,组织方应该预见到这种变化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并提供应对措施,做好预案。但长期以来,很多赛事组织机构把经验摆在第一位,将科学的流程控制及安全防护视为繁琐的多此一举。在这里,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所以笔者无意去攻击任何人,唯一想说的是,如果经验不能转化为知识,转化为可以不断更新的知识系统,那么经验只能是经验。连老人家都说过,经验主义害死人。
笔者过去曾与NBA负责JAM-VAN的执行公司有过合作,厚厚的执行手册加上严谨地执行管理,确保了每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执行手册细致入微到一个活动篮架需要多少克重物压底,重物的构成大小,人流动线等等都有明确约定。而执行管理更是不容许打折扣。比如你在某些方面节省了费用,很可能会挨批,他们的理念是,预算必须严格审核,而审核的花费必须到位。
为做好2008年奥运会的运营管理工作,北京奥组委专门从悉尼奥组委总结出来的知识库当中花费一大笔钱买来了运营手册和管理系统,并消化吸收后加以使用。
在每届奥运会结束后,国际奥委会都希望能够在赛事举办国留下奥运遗产,比如该届奥运会独特的文化创造等等,以利于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而悉尼奥运会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那就是奥运会运营管理方面的知识系统,并为此专门成立了SKA(Sports
Australia
Knowledge)体育知识组织,专门向全球输出他们的知识化后的经验。
真的希望在2008年奥运会后,在北京奥组委结束使命解散之后,那些从场馆运营到安保卫生等各个方面积累下来的奥运知识资产,能够被完整的保留下来,能够被推广应用到中国的各项大型赛事组织运营当中,往小了说,让类似冬运会的摔人事故不再重演,往大了说,提升中国体育管理的整体水平。
当然,拥有和传承是一回事,执行到位则是另外一回事。对于不太愿意较真的国人来尤其是某些组织机构来说,两者都做到的确很难。但是,再难,也该有人来开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