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分类: 体育营销-谈谈专业 |
八一客场输了,主场又输了;篮协煞费苦心地请来外籍裁判,但八一主张依然响起“黑哨”的吼声。若八一赢了,人们说这是“拥军哨”,八一输了,主教练说需要请高水平裁判。当一场一分定胜负的精彩比赛结束之后,有关技战术的分析让位于了球迷围攻新闻发布厅,真不知道究竟何时,看球才能真正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享受?
《集结号》火了,没想到“组织不靠谱”这句话也火了。
在一个明明是假老虎却迟迟没有结论的年代里面,老百姓有理由怀疑一切。
怀疑,或者说批评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所缺乏的。但更缺乏的,是自我批判的精神。
我们栽过许许多多的跟头,但每一次,除了“融化”对手和矛盾之外,中国从来没有过从制度上思考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我们可以把一切的一切归咎于某个组织,大到国家,小到篮协,但有没有人想过自己?
当群体无意识发作到“怀疑一切”的时候,不知道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要靠什么才能建立起来真正的诚信。
写到这里,我想起和一位央视资深记者的谈话,她说,雅典奥运会的时候,她试图做一些非金牌选手的片子,结果被无情的收视数据否掉,理由很简单,老百姓不太关心那些。我原来一直在抱怨央视,为什么不能将视角放到更广泛的领域,关注那些同样彰显体育精神的竞技项目,用镜头告诉我们的观众,那些历经艰辛方才站在起跑线上但却拿不了奖牌的选手,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追逐着怎样的梦想。但是我错了,因为我们的观众用遥控器否决了这些,更多人想看到的是能够激励他们的,或者说带给他们自豪感的升国旗奏国歌的场面。
于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古老命题再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到底是媒体影响了公众,还是公众在影响着媒体。
美国是一个体育强国,橄榄球进不了奥运会,棒球也即将结束它的奥运之旅,但这丝毫不妨碍它们压过NBA成为最受美国人民欢迎的体育项目。
日本是个体育强国吗?看奥运金牌肯定不是。但是看其人均拥有的运动设施比率,看其体育职业化的程度,看国民对体育的理解,看其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全面的体育教育,以及这种教育所带来的体质和国民气质的变化,似乎又无话可说。
体育到底是什么?
是奥运会吗?是金牌吗?是一次比赛的胜负吗?
是中小学生体育达标测试吗?是学校里推广集体舞吗?
是居委会大妈集体排练拉拉操,而后不看红绿灯地横穿马路吗?
规则,以及对规则的尊重,都哪儿去了?
挑战对手,以及对对手的尊重,都哪儿去了?
因为不在现场,所以无法对宁波主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去发表看法;更无法对球迷的表现,以及篮协的是非评头论足;
唯一想说的,或者说想呼唤的,剥去那些似是而非的,非人性的外衣吧,就是让体育回归体育——或者说,让体育回归生活。
不好看的,可以不看,市场会最终以无情的看不见的手去惩罚作弊者;
但,面对那么多看着我们的孩子,总该想想可以教会他们些什么吧?无论是否是以错误的事情为例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