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管班的同学老吴自温哥华归来与大家见面聊天,对加拿大政府和人民的体育热情赞不绝口,尤为推崇的是斯国上下以参与体育为乐趣的“Festival”精神。比如,尽管温哥华将于2010年,也就是北京夏季奥运会结束两年后才举办冬奥会,但该国的特许产品已包装上市,而一个接一个大大小小的以迎接冬奥会为名义的“Festival”更是接踵而至,市民皆尽情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有趣的是,在聚会聊天的人当中,有人不久前现场目击了一个“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名义下的活动,内容好像是北京市民社区乒乓球比赛之类,据说现场去了多位高级别领导,还下发了红头文件,极为郑重其事地宣布此活动之意义等等。以行政手段办社会体育,如此做法所产生的结果不难预料。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最近连吃败仗的女足姑娘们,当她们还是国青小将尚未引起领导严重关注的时候,可以连续获得世界亚军,而当主席、副主席们亲临前线,并加派领队力图压住阵脚的时候,却是这样一个玫瑰凋零的结局。
参与体育是百姓的权利,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的各级政府有责任为此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重视”应该重视的事情:比如通过财政拨款、政府补贴以及税收减免政策提供或者鼓励民间资本建设基础体育设施;通过推进立法及其监管实施,强化国民体质;通过体育基金、奖金以及公开的招标制度等形式推动国家级选手的训练备战及参与世界大赛竞争等等。其它能够由社会来完成的事情,统统交给社会去做。在此基础上,忙于政务的各级“领导”,与其开会动员百姓参与体育,不如亲身实践,学学美国布什先生骑山地车的劲头。当然,高尔夫之类的最好还是算了,以中国官员的收入,最好远离那项运动。
诚然,和一塌糊涂的医疗改革现状相比,体育的问题还在容忍之列,毕竟前者更关系到百姓直接的切身利益。政府把本该由自己买单的事情推倒了市场,其结果就是各色医疗红包的泛滥以及老百姓看不起病的愤怒。于是,在政府口袋有了一定积蓄之后,医疗体质的全面改革已如箭在弦。不过,话说回来,就健康保障来说,便宜的药价、服务和技术优良的医院是重要的,免费开放、有人辅导、便捷参与的体育场馆难道就不重要吗?在吃药和健身之中,你会选择哪一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