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韩全明星赛后,由无锡顺访义乌,同有关方面沟通CBA全明星赛筹备事宜,有关工作内容不便多言,单说这同为全国百强县的义乌和晋江的差异,就十分有趣。
查阅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数据,在全国百强县中,义乌排名第12,晋江第17。在“综合指数”、“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三项指标方面,晋江全面输于义乌,唯一领先的是“发展活力”。将这个唯一领先的数据表象化,就是从晋江机场出来后所见到的满眼的巨星代言的广告牌。不过,义乌人对此似乎多少有些不屑,用他们的话说,晋江创品牌靠的是包装,而义乌人强调实干。尽管笔者没时间逛市区,但在去机场沿途,的确很少见到在晋江所能见到的场景——高速公路旁,大大的广告牌上堆满了内地及港澳台甚至是海外球星的微笑。
对于两地实际经济运行情况不甚了解,但通过他们对待体育赛事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到一些具体差异。
两年前,晋江承办CBA新赛季开幕赛,当地政府拨出专款进行运作,扮演了实质上的主赞助商的角色,其市委宣传部、文体局等单位全程参与,目的非常明确,要透过全国性赛事和CCTV的电视转播,宣传晋江的新形象,为晋江的“造牌运动”提供地域“背书”。当地干部讲,我们一些企业本来是晋江土生土长的,但却嫌弃这个出身,不愿意在商品包装上打上晋江制造的字样,作为政府部门,我们就是要努力改善和创造好的投资环境,提高地域品牌的附加价值。
两年后,义乌承办CBA全明星赛,当地热爱篮球的企业家出资百万,不提过多要求,只希望有关方面能够把事情搞精彩。而具体执行中的精打细算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用义乌人的话说,我们不怕花钱,但每分钱都要花得值得。当然,对于什么样的事情值得花钱,当地承办者的判断标准是否合适,则另当别论,暂且不在本文中罗嗦。
你看,这就是中国,一个庞大而充满了差异化的市场,不接触不了解怎么行呢?那种动辄以13亿人口或者以都市白领的自我感受来衡量市场价值的“书呆子
”式的想法实不可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