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处事哲学无处不在,即便是热火朝天的体育也不例外。海湾小国耗费巨资筹办的亚运会结束不过几天,你在各类媒体上已经见不到任何与之相关的只言片语。事件结束了,新闻性没有了,焦点转移了,这些都是再明白不过的理由了。我指的不是这些。我想说的是,多哈是一面镜子,如果我们能多一些内省和反思的精神与勇气,那对于五百多天后的奥运,便会多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比如,如何处理展示中国传统与融合世界文化的关系,多哈在开幕式上的表现,就足以提示我们,只有以博大的胸怀对待非本国文化,只有把本民族的东西放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才能更清晰地传达出我们之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价值观,才更容易被世界所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自说自话式的所谓“深度发掘”,都很难达到组织策划者的真正目的。
再比如,我在前文所提到的整体公关意识,无论是台球运动员的“骚扰事件”,还是面对韩国赛马选手突发意外的悲剧,中国官员及运动员所表现出的悲悯之心的匮乏,都提醒我们,应该在备战奥运的过程中,稍微花点时间来做一些系统的专业培训,在展开竞技水平的时候,也能展现出人性的同情心、善意和平等相待。如果说竞技能力是体育界的“硬实力”,那么作为个体的运动员所表现出的人性,则可以算得上是“软实力”了。软硬兼施才能构成“和谐”的基本要素。
遗憾的是,在连篇累牍的金牌赞歌过后,我们没有看到这些。
多哈是一面镜子,可惜金牌的光芒晃了我们的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