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足球比赛的朋友大都知道,在国际A级赛事当中,常有儿童手举一面黄色的旗帜,上书两个英文单词“fair
play”,倡导“公平竞赛”。在亚运会当中,一些违背此精神的行为令国人蒙羞,比如中国女足12球横扫约旦,在“对方门将受伤后将球抛出边线,比赛恢复进行后中国队没有将球还给对手,边线球开出后直接吊入禁区,韩端抢点完成了帽子戏法”。让曾经的铿锵玫瑰如此无情的原因只有一个,捞取尽可能多的净胜球。
这倒让我想起,81年前鲁迅先生曾写就了《论费厄泼赖应缓行》一文,将他手中的“匕首”投向章士钊等“落水狗”,认为这个时候就不要讲什么“费厄泼赖”了。我无意去翻腾那段历史,倒是在研究此文由来的时候,对林语堂先生在《语丝》上写过的一段话颇为认同,“‘费厄泼赖’精神在中国最不易得,我们也只好努力鼓励,中国‘泼赖’的精神就很少,更谈不到‘费厄’......"
中国人不够“play”,是有原因的,想当年咱唐朝的时候就非常讲"play"嘛。只是到了近代,太长时间的屈辱史,又有谁可以“play”的起来呢。新中国成立后,体育成为我们证明自己的重要的甚至几乎是唯一的方式了,举国之力拼的是那股子被人尊敬的精气神。
整整81年过去了,林先生的话犹在耳边。现如今我们从国民生产总值到太空飞行等等,证明自己的物件多了去了,可是体育界呢,仍然少见到“play”的影子,一个个为了金牌面红耳赤,赢了一好百好,输了堕入深渊,整个一个输不起的民族。其实这当中媒体也有责任,你看,体操中心的黄玉斌先生,就向记者开了炮,拜托大家对那些还是孩子的队员,成绩好的时候不要捧杀,不好的时候更不要落井下石。再比如乒乓球比赛刚刚结束,就有人站出来说,“国球怎么啦?”,怎么啦?不就是王楠没进决赛,王皓等双打止步半决赛吗,至于吗?
竞技体育需要争取胜利,国人也会被升起的国旗所激动,但是拜托大家都“play”一下下如何,有了"泼赖",再谈“费厄”就不会那么有压力了。比如我看乒乓球决赛,看国家队选手打海外兵团,就挺希望海外兵团能多赢几个回合,整个比赛都赢下来也不错呀。您这里顶尖高手封闭训练,各种科研手段一起上阵,国家再把奖金、房子之类的备好伺候着;人家那里呢,本来就是被你们淘汰下来的,还自个跟自个练,不容易呀。
2008快来吧,奥运快开吧,中国早点拿个金牌第一吧,该发奖金的发奖金,该提拔的提拔,然后大家就都该干嘛干嘛去。
在武侠小说当中,那些武林高手打遍天下无敌手之后,都干什么去了呢?有坠入空门的,有装疯卖傻的,有归隐田园的。不过,我倒是希望他们能像现如今的少林寺那样,啸聚国际朋友,卖把式的卖把式,拍戏的拍戏,拽学问的拽学问,谁说这不是各得其所,不是弘扬中华文明呢。
哦,扯到这儿差点忘了一个问题,要是武术被列为计入奖牌榜的比赛项目,那少林寺又该是怎样一番光景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