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3月26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俄罗斯,携带一盒产自自己家乡安徽的茶叶赠予普京,并幽默对普京说“这是我小时候喝的茶叶”,素来不苟言笑的普京听罢欢欣而笑,令两大国领导人见面会充满亲切融洽氛围。此后,中国茶作为国礼至尊高贵礼品的消息传遍全世界,蜚声中外。这套国礼极品茶中,有一种就是太平猴魁。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太平猴魁,发源地为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猴坑村,地理位置东经118.5°、北纬30.7°,这里山峦起伏山壑幽深,海拔700多米,土壤为变质页岩风化乌沙图土,富含矿物质;而且年均气温14-15℃,森林覆盖率95%以上;其山势倚北朝南,日照半阴半阳,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山脚太平湖如玉带依绕,人家散落人烟稀少,山间茂竹修林绿意婆娑。山上茶树终日与山野花草为伴,与山泉云雀为伍,于云雾中呼吸,霞光中生长,一棵棵茶树一片片嫩叶,充分吸收天地灵气与日月精华,造就猴魁举世无双的独特品质,因此享有“茶之翘楚,极品中的极品美誉”。黄山茶博园幅楹联就题道:景中胜景除黄山不立,茶中极品非猴魁莫属。
猴坑,顾名思义山谷猴子很多;而在当地,更流传着黄山神猴赠猴茶的动人传说。相传很久以前,猴坑人受顽猴侵扰,庄稼常被猴儿破坏糟蹋收获无几,生活困苦。而不远处的黄山,住着白猴一家三口,一天小猴贪玩迷路走失,猴父母着急,约定公猴外出寻找,母猴守家。公猴一路跋涉,寻到太平县(今黄山区)猴坑地界,思子心切加上连日的劳累奔走,积劳成疾病倒在地。第二日清晨,有山民在山坡上发现了奄奄一息的老猴,连忙山中采草药急救,后又抱回家,以野茶熬汤喂饮调养。不久老猴转危为安,感恩山民的救命之恩,居然留下不走。老猴手段高强,不多时便降服了当地顽猴,成为猴王。在猴王的驯服下,群猴不再糟蹋庄稼,还帮山民干活;采茶时节,群猴跃于悬崖峭壁之上,采摘那些高大茶树上的新芽嫩尖。猴子采摘的茶叶经山民制成干茶后,竟味道清香醇爽,深得民众喜爱,争相品茗,遂名声远扬,惹得山外茶商慕名前来收购。这种茶叶产于猴坑,又为茶中魁首,因而得名“太平猴魁”。据说如今黄山北海峰顶那尊“猴子望太平”的石雕,就是那只守家的母猴,因常年的思念,呆坐眺望而成化石。
美丽的传说,赋予太平猴魁独特韵味,也带来神秘色彩。其实,猴魁真正为外界所识走上历史舞台并不断发扬光大的传奇佳话,始于上世纪初。当时祖居猴坑的方南山、方先柜等方氏祖先采用传统的植茶方法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在猴坑一带精心挑选肥壮幼嫩的一芽二叶,精制成平扁挺直干茶;这外形与普通绿茶纤柔细小完全不同的茶叶冲泡后,在杯中叶柄朝下,芽头朝上,枝枝挺秀,匀称齐整,及似刀枪剑影般的大气磅礴,又若龙飞凤舞的散淡飘逸,观其状便觉妙趣横生。饮之,袅袅兰香沁入心脾,唇齿溢香,回味无穷。1912年,国父孙中山先生品饮猴魁后,欣然挥毫题下“饮杯猴茶,如得知己,可以无憾”的佳句一表喜爱之情。1915年,方南山携太平猴魁远涉重洋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举获得一等金质奖章。
近年来,太平猴魁先后获得“茶博会茶王”、“安徽省名牌产品”、“安徽省十大名牌产品”等殊荣。2002年,太平猴魁竞拍出每500克七万元价格,堪称天价;在成功入选“中国驰名商标”行列同时,还注册了同名“国际意识”,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随着太平猴魁获得国礼茶尊荣,更被推上至高至极的巅峰之位。在太平猴魁的核心产区猴坑,茶叶收购价格一下猛增,且还供不应求,茶农茶叶还没做好,就已被预订购买。曾经因山高地远生活贫困的猴坑人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0万,在村里修了别墅洋楼,还大多在城里买房买车,并在城里安住,只在采茶季节才回来。此举既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也不失为减少茶园污染最大限度维持山林原生态之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