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蝙蝠侠向左,小丑向右?——看《蝙蝠侠:致命玩笑》

(2022-03-20 15:31:03)
分类: 影视书籍动漫赏析

今天看了DC的动画片《蝙蝠侠:致命玩笑》(Batman: The Killing of Joke 2016),拍得还可以,有点意思,但典型的套路说教。就是说小丑会变成杀人狂和变态,可能是因为他遇到了“糟糕的一天”,就是倒霉催的——他怀孕的老婆在用电奶瓶加温时,被电死,而这种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可见命运对他格外残忍,所以小丑从一个不成功的脱口秀演员变成了穷凶极恶的疯子。

动画片应该是在说,小丑在向命运复仇,或者说,他既然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那他选择控制别人的命运——不能帮别人幸福,但能让别人倒霉。这是重生后,小丑活着的意义。

所以动画片想传达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变成小丑那样。

至于蝙蝠侠则代表了另一个方向,他也同样遇到了“糟糕的一天(父母双双被枪杀在眼前)”,但他没有走向复仇(报复命运)的道路,没有选择把别人也变得不幸,而是惩治罪恶,选择帮别人幸福。

小丑在动画片中,则认为蝙蝠侠跟他其实是一样的,蔑视法律,动用私刑。小丑还试图折磨高谭市的戈登局长,想让他也变成罪犯,证明自己的正确——即每个人被命运打击后,都会变得跟小丑一样,所以小丑是正常的,蝙蝠侠不正常。

动画片的涵义基本就是这样,它强调“命运”的力量如此之强大,每个凡人面对“命运”时,都无法保证自己不会成为魔鬼。

说实话,这部动画片比2019年的真人电影《小丑》(托德·菲利普斯导演)要深刻。真人电影《小丑》只不过是迎合了西方的左派精神,把一切都归结为资本主义社会压迫造成的。从“命运”无常到“社会”压迫,真人版电影明显降低了一个层次(而且真人版中小丑真的受到压迫了吗?)。

回过来说动画片,“命运”的不公可以成为小丑发疯发狂的理由吗?或者说,“命运”真的一定会把人变成异常吗?——这里的异常,既指小丑,也指蝙蝠侠。毕竟一个喜欢半夜出门义务去抓罪犯的人,很难说是正常。

从动画片的角度来看,其实也不一定。看到蝙蝠侠向小丑伸出手,说“我可以帮你”时,我其实很想说,之所以你布鲁斯韦恩成了蝙蝠侠而不是小丑,可能只是因为你有钱而已……毕竟死了爹妈给自己留下亿万遗产还有个老管家,跟死了爹妈后什么都没留下,肯定人生道路不一样啊。动画片把小丑跟蝙蝠侠放在一起比,还是有点别扭。

不过,即便去掉财富这个因素,我还是可以肯定地说,小丑之所以能够成为小丑,除了“命运”的残酷,还有就是社会的“温和”。对,你没有看错,就是社会的“温和”。小丑所处的社会在美国人眼里或许很残酷,但是在我眼中,却很温和。如果那个社会不够温和,小丑根本没有机会成为小丑。

残酷的命运会把人变成杀人狂和变态?未必。经历过史无前例浩劫,被搞得家破人亡,受尽凌辱的中国人,还不都是老老实实地过日子?跟他们比,小丑那点事,算什么?明显是太温和,思想没有改造好。

小丑罪行累累,却因为是“精神病”,所以抓了也不能杀,只能关到阿卡姆疯人院去,而且还要受到各种人道的待遇。换个国家,分分秒秒处决,哪有那么多事!蝙蝠侠也是吃饱了撑的,逃一次,抓一次;逃一次,再抓一次。你为什么不能“为民除害”呢?

因为这个社会和蝙蝠侠有着需要坚守的价值观,他们不会为了对付一个疯子,而破坏掉需要他们保卫的更崇高的东西。正是这种坚守,使得蝙蝠侠与他所在的社会显得婆婆妈妈,束手束脚却又充满温情。

小丑是反抗压迫的产物吗?(不管这种压迫是来自命运还是社会)——不全是。因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也可以解读为“压迫得不够,压迫到极致,也就没有人敢反抗了”。起码,小丑还是生活在一个可以容忍他“反抗”的社会。恐怕美国人确实想象不出来,还有“完全不能反抗”的社会。

 

                                      痴魔居士

                                    20223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