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从单位辞职后,我跟母亲都劝他再找一份工作,毕竟离退休还有三、四年呢。但是父亲不太想出去工作,有一次,被我跟母亲劝得急了,口不择言地说到:“你们都逼我!你们都希望我出去工作,还不是为了你们自己!你们最自私,最不要脸!”
被父亲气得差点吐血。但是冷静下来,又不得不承认,劝父亲出去工作,自然是有私心的。父亲出去工作,可以赚钱,也不会在家里天天唠唠叨叨了。按照父亲的思路想开,似乎这世界上没有不自私的人了。即使是父母,且不说大多数父母并不是带着爱心抚养子女的,即使是伟大的母爱,说到根上,也可以理解为是女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母性而做出的行为,母亲爱子女,只是因为这样做她会快乐,这也是一种利己,只不过追求的是精神层面上的。
亲密如恋人或夫妻,先是为了生理需要而结合,然后也是为了满足精神需要而生活在一起。爱一个人,自然也是希望对方爱自己,这也是一种利己的自私……
如果这样一直想下去,便觉得人生似乎了无生趣,所有人都是有目的,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活动。然而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世界上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东西吗?追求百分之百的无私难道不是一种洁癖吗?
许多事情,一旦钻入牛角尖,自以为抓到了本质,却看不清眼前的东西。比如说,人都是要死的,如果总想着人都是要死的,那么就什么都不用做,等死就行了。但等死的这个过程,因人而异,可以是快乐幸福的,也可以是痛苦漫长的,可以是孤孤单单的,也可以是双宿双栖的……我们的教育常常强调本质,殊不知过程也是重要的。
再举个例子,教科书上常说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剥削,这话是正确的,却也是废话。同样是剥削,这家公司的资本家让员工加班加点,扣克工资,没有福利;那家公司的资本家给员工诸多福利、过年过节还塞红包;那么员工们会不会说“他们都是资本家,都是剥削,所以在哪家公司干都一样”?想来都会用脚投票吧。
同样是养孩子,有的家长养孩子如同养宠物,只管吃喝;有的家长却是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认真地充满爱心地抚养。
同样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一个是霸王硬上弓,一个是花前月下,你选择哪个?
我想说什么呢?哪有不自私的人。自私就像死亡一样,是本质,但是没有百分百的无私,也没有百分百的自私。在重视所谓的本质时,我们也应该培养自己感觉过程的能力。母亲爱子女,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母性,但是这个过程中你是否感到温暖与贴心?爱人是为了种种需要而结合在一起,但这个过程中你是否体验到了愉悦与舒畅?老板对你好,是为了你多干活,但你是否也得到了实惠与尊重?
当自私的你们、他们、我们,为了种种目的而互相来往,互相利用时,不自觉地也会释放出温情与爱。释放得多,别人便觉得这个人可爱;释放得少或者没有,别人便敬而远之。如果我们学会感受这种温情,那么即使当你觉得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你也不会将世界看成冰冷漆黑,而是在你的自私与他的自私之间,有浓浓的暖意包围着,温暖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