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痴魔居士
痴魔居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81
  • 关注人气: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你发现最亲的人并不那么爱你时

(2011-07-30 20:26:51)
标签:

文化

斯德哥尔摩

真心实意

情感

懂得

杂谈

分类: 谈情说理

    我一直以为父母都是很爱自己的,所以我也觉得自己应该深爱自己的父母。可是从小我就不那么喜欢自己的父亲,总觉得比起母亲,父亲似乎缺了点什么。可能是年纪太小的缘故,小时候还有些懵懵懂懂,直到长大以后,我才发觉问题的关键——父亲并不像母亲那样爱我。当发觉这个真相时,有那么一刻,我觉得无所适从。父亲应该爱儿子,如果连父亲都不爱我,那么谁还会爱我呢?在这个时刻,我的逻辑是:父亲不爱我,是因为我不好,所以父亲讨厌我。

    其实这是一个陷阱,因为我先入为主地认为父亲应该爱我,必须爱我,因为他是我最亲的人之一。他看着我诞生,陪着我走过了人生,他怎么可以不像母亲那样爱我!

    我们总是以为那些跟我们在一起时间最长,或者我们对他们付出最多的人应该是爱我们的。这道理只对了一半。在一起的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感情,这就是“日久生情”的含义。这是因为人有一半的情感是感性的,意思是不管对方的行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总会有一些情感的产生,不然就无法解释“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了。对于威胁自己生命的人都可以产生感情,何况是其他人呢?

    而爱别人,则是一种发自内心,愿意为对方付出的情感,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这种牺牲视爱的强烈而不同。母亲可以为你捐献器官,朋友可以为你两肋插刀……只要是真心实意为你着想的这种情感,便是对你的爱。而爱的产生与否,与相处的时间长短毫无关系。

    我失恋时,有一个同学,谈过不少恋爱,安慰我:“什么爱情,不就是待在一起时间久了,依赖而已。过一阵就习惯了。”我现在可以肯定地回答:“她错了。”她错了,因为她没有明白普通的习惯性感情与爱情的不同。她错了,因为她没有弄明白爱是会消失的,即使曾经有过。

    爱的前提是不要伤害。如果一方不断地付出爱,得到的只是伤害,那么爱也会消失。

    又把话题扯远了。当我想明白父亲不那么爱我,并不是我的错时,我的心情好了许多。我尝试着让父亲更爱我一些,于是做了许多努力,但没有结果。我发现父亲似乎并不懂得爱,或者说不懂得如何表达爱(也许是更本就缺乏爱的能力)。他属于那种说话不到三句,就可以让人火冒三丈的类型。渐渐地我想明白了,既然这个世上有为了爱寻死觅活的人,自然也有对爱无动于衷的人。只不过大部分人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得如何爱人罢了。

    当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父亲与母亲那种对自己爱的细微区别,我感到非常喜悦。因为我相信自己懂得了别人的爱,那么自己也一定会去爱别人。

    当你发现最亲的人不是那么爱自己时,不要灰心丧气,爱你的人一定会出现,前提是你也要懂得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