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居家随笔几则

(2010-10-08 11:37:24)
标签:

杂谈

分类: 痴人痴语

基本素质

    常去下馆子的人不知道是否想过,只要身体够好,可以吃完饭后不买单,直接夺门而出,成功率在百分之百;坐在地铁上,看见坐在身边的人不爽,正好对方又年老体弱或者身体单薄,于是趁着地铁自动门关闭之前,猛抽他一个耳光,对方回过神之前,马上闪出——成功率接近百分之百……

    如果碰上这样的事,报警也是没用的。不是不能破,而是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一般这种资源只会用在杀人等恶性案件上。警察是绝不会替饭店讨账或者被打的人讨公道。受害者必须自己抓住犯人才行!至少要知道犯人是谁。

    这么一说,或许搞得人人自危。其实我想说的是法律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能够安心地走在马路上是因为相信不会有人突然扇自己耳光,饭店开门做生意是相信客人不会赖账。这是对社会全体成员基本素质的信赖。缺乏了这种信赖,便不是文明社会,而是动物世界了。

    每个人都应该有基本素质,要守住自己的底线。我家小区里在改建,几个外地工人施工时常常破坏道路格局,居民找他们理论,他们却说:“你们又不发我工资,不给我饭吃,老板叫我怎么干,就怎么干!”拿人钱财,替人办事,忍气吞声可以理解,却把这种行为正当化,当成天经地义,这令人顿生警惕。当大部分人做事不问应不应该,只管是不是上面的命令,这个社会便十分危险了。

    审判纳粹战犯时,许多人辩称自己只是奉命行事,概不负责。若是如此追根溯源,那么可以判有罪的就只有元首一个人了。可是希特勒却从来没有亲手杀死过一个人,甚至连枪都没有摸过。于是,杀人如麻的人都说自己无罪,只是执行命令,可下命令的人手上却没有一滴血……

简单点说,让你杀人你就杀人,让你吃屎就吃屎,你还是人吗?

 

故事的背后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来到售楼处,售楼小姐根本就不搭理他。老头突然掏出支票,买下了朝向最好的三个楼层。售楼小姐登时目瞪口呆。”这样的故事常常为人津津乐道,用来挖苦那些势利眼。其实最大的可能性是,一百个衣衫褴褛的人中,一百个都是穷人。即使有所谓真人不露相的“高人”,也是抱着恶作剧的心情来戏弄别人的。

人们煞费苦心地编造出这种故事,其实只是想规劝那些势利眼可以稍微尊重一下穷人。正因为许多人赤裸裸地歧视贫穷,尤其是生意人,毫不掩饰地表露自己高高在上的心态,人们迫于无奈,编一些乞丐富翁的故事,妄想替穷人挽回些尊严。

我以为这是徒劳的。社会本事残酷无情的,穷要受人歧视,丑要被人歧视,脑子笨一样会被人看不起……中国没有种族歧视(因为各个种族都是划地而居,要么就是被同化),却有各式各样的人格歧视。遭受歧视的人常常会心理扭曲,身心受损。又有哪一个人敢说自己从来没有被人歧视过呢?

比起相信这些故事,我希望人们可以互相尊重,不再以财富、容貌、出身、地位来划分。哈哈,好像别说中国,全世界都没有国家做得到吧。直视残酷的现实,揣着美好的梦想——当然,现实让我抓狂的时候多些。

 

快乐的用餐

昨日与父母一起去火锅店用餐。菜肴很是美味,整个店家给人的感觉也与众不同。怎么说呢,这家店给人的感觉是很年轻,很不成熟,却充满活力与快乐。店内的工作人员手脚非常勤快,被客人问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非常卖力地询问别人,一定给客人一个满意的答复。当我拎着没有喝完的饮料出门时,还被店员追上,给我套上了一个塑料袋。

你知道吗?开心的笑与强迫的笑是完全不同的。无论如何进行礼仪的训练,一个人内心愤愤不平时强作的微笑,绝对不会给人带来什么舒服的感觉。而这家火锅店里的员工,似乎每个人都快乐地投入工作,每个人的笑都是快乐的笑。真是让人觉得用餐愉快。

这家店是位于龙茗路虹莘路的鼎味火锅,算是做个小广告。

 

一个巴掌拍不响

五个月,这是我的一个朋友没有跟我联系的时间。他是我预备班时的同班同学,换言之我们认识了14年了。自然是很好的朋友,至少我认为是。都住在静安区,后来意外地发现两家人的新房子相隔不过一碗汤的距离。于是一起骑自行车上学、暑假里一起游泳、跑步。工作后,我拿了工资,除了父母以外,只请他吃饭(俺的抠门可是出了名的)。

可是我总觉得有些别扭。特别是随着年纪增长,这种别扭的感觉就与日俱增。一些过去不会注意到的细节常常浮现在脑海中。比如我家跟他家住得很近,可是我一年要去他家玩个七八次,他却四五年没来过我家了。他平时不会找我,除非是有事,比如陪他去游泳或者尝试一下新开的小店。

终于有一天,我的脑子有些短路了,突然间很想知道,如果不是自己联系这位哥们,他会不会想起自己呢?于是不再打电话主动联系对方了。这一等,就是五个月,到现在也没有消息——客观地说,他曾经发过一条手机短消息,问我最近在干嘛,我没有回复,便再无消息。其实我只是想等到他一个电话便知足了。没想到,维系我们友情的一直只是我单方面的付出,对他而言我只是可有可无的人。

长这么大,发现自己看人很失败,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不过看错人总比从来不看人要好。就是在这种痛苦中,慢慢磨练自己的眼睛。唉,但是过程却始终太难受了。

不止是爱情,友情也是,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早晚会分道扬镳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