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新华社发布了一篇题为《2011年商业银行净利润达2.65万亿元》的新闻稿,不仅“制造”了银行利润,也“制造”了话题。自我提出此数据的质疑后,从昨天到今天,新浪微博上被评论、
@个不停,都是关于银行业净利润数字的,有媒体的求证、也有同行和网友的交流。
《国际金融报》提到:“在新闻稿发布后,外界并未对数字引起太多猜测和争议。直至2月19日上午8点04分,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韩复龄在新浪微博上毫不留情地指出:“数据不准,银行总利润1万多亿元,最大的工行2000亿元,五大行市场份额占70%。” 韩复龄最后调侃道:“难不成中国有13个工行?”【http://paper.people.com.cn/gjjrb/html/2012-02/20/content_1009176.htm】”。我之所以提出此疑问,是基于如下基本事实,工行作为银行业的老大,其领军地位无可撼动,市场份额及利润占到行业的1/5左右,工行的利润在2011年虽有较大增长,其三季报净利润1638.4亿元亿元,全年估测可达到2000亿元左右,整个银行业怎么可能会是2.65万亿。以上市银行分析,数字也不会这么离谱,上市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主力,其市场份额约占70%,从披露的三季报推测全年利润也就在8000-9000亿之间,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月6日,7家披露2011年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净利润均在35%以上。银行业怎么也不会冒出2.65万亿的惊天数字,若按“2.56万亿元”计算,岂不是相当于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同比增了两倍之多,肯定是哪个环节出现了纰漏?
我查阅了银监会刚刚公布的数据,2010年银行业净利润7637亿元,2011年各季度末累计的商业银行净利润分别为2635亿、5346亿、8173亿和10412亿,全年利润数怎么就也算不出2.65万亿。错误到底出在何处呢?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是不是记者把各季度末的累积利润当做各季度的单季利润简单相加出来了这个数字,这一加,还真是:看来这新华社记者是忙中出错,把各季度末累积利润重复相加后,刊登了上述新闻稿。
带着这种猜测,也为了避免以讹传讹,我在新浪微博上发了一条帖子:
【看新华网新闻:银行业2011年净利润达2.65万亿元数据如何统计的
】2011年各季度末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分别为2635亿、5346亿、8173亿、10412亿元,怎么就给加成了全年净利润达2.65万亿元.
新华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刘诗平、苏雪燕)中国银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商业银行2011年(全文见图)
到了下午,突然发现新华网上的这则新闻已经被撤稿了,但新的更正数字还未出现。其他媒体如和讯网(http://bank.hexun.com/2012-02-19/138409649.html)、中财网(http://www.cfi.net.cn/p20120219000214.html) 显然注意到了我微博中的质疑,和讯网更是对我的上述微博进行了截图,在题为“银行业2011年净利润1.04万亿
媒体重复计算被激增”的文章中指出:“对于有媒体汇总的各季度末数据得出结论称2011年银行业净利润达2.65万亿元这一数字,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韩复龄表示,该统计可能存在疏漏,其错误在于,误以为全年利润=各季度末利润之和,实际上应是全年利润=各季度利润之和,二季度末利润包括一季度,而三季度末包括一二季度,四季度末数据已然包括一二三季度的利润在内。”
到了晚上,新华社终于重新发稿,对上述错误数字进行更正,发了题为:“我国银行业2011年总资产达113.28万亿元”的通稿:
【新华网北京2月19日报道:(记者刘诗平、苏雪燕)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2011年总资产1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商业银行2011年净利润达1.04万亿元。”
http://t.cn/zOLuqpd,】,刻意将标题来了个偷梁换柱。撤下来的原文标题是“中国商业银行2011年净利润达2.65万亿元http://www.foods1.com/content/1477915/”,改后的标题变成了:“我国银行业2011年总资产达113.28万亿元”,对比起来不是那么刺目。
新华社、新华网作为国际级新闻媒体,代表着权威发布,出现这样的错误,实属意外,两位记者似非入行新人,犯下如此低级错误,更属不该。好在新华社发现错误后,重新发了一篇稿子更正,有错改之,善莫大焉,数据尤须慎之又慎,不然银行更被妖魔化为吸血魔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