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怀念两年前店铺开在新华街时的生活。
店铺位处古城的酒巴一条街的边缘,日日夜夜喧闹着。每到入夜时分,正是华灯初上时。两岸所有酒巴的红灯笼全点亮了,一串串的,若梦境一般,从高高的屋檐上垂吊下来,映着河水,随风摇摆。两岸的衣香鬓影挟裹着笑声对歌声在河面飘荡着……
那时,陪着我的还有一位温驯安静的店小妹。
她每天不爱和客人说话,但是爱在纸上乱画,爱抄写一些流行的情啊爱啊的歌词,还爱在邻居店里看韩剧电视,看到动情处,就会落泪。也常会一个人微笑,沉静在自已的世界中。
当时的店铺是分租过来的,里间是一个由四个年轻人组成的户外徒步旅行组织。每次他们带团归来,总会带回新鲜的见闻。
他们爱说爱笑,爱打爱闹,吸大麻,听摇滚,也爱隔着扶栏骂河对岸的人……
黄昏时分,他们常常聚集在店门口街边的石阶上,随着音乐的鼓点打着拍子,脑袋一起上下左右地摆动……
而我的工作室就设在街对面的小楼上,楼破败不堪,楼梯设在院落里,它摇晃着。朝着阳光的那一面,还长满着青草。下雨的时候,有时候还会长出成片肥白的蘑菇。
每到黄昏,房东就坐在对面屋子的阳台上,弹着一把大而厚重的古式琵琶。琴声幽怨厚沉,穿过屋檐在小街中回荡着。
他有一次指着琵琶骄傲地对我说:当年忽必烈大军入滇时,带来的就是这种琴,所以后来丽江才有了这样厚沉的大琵琶。
他家的小猫儿睡在屋顶,一天到晚很少动弹。
两年前,躲在新华街的木楼上的工作室里做衣裳时,我想出了店名。就叫“楼上的拉姆”吧。
当时,楼下的店老板娘的旧唱机正播放着台湾七十年代的口水老歌“绿岛小夜曲”,泼竦的青春不再的老板娘跟着唱起来,歌声中有些惆怅。
我仿佛听到时光流逝的声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