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潮压缩时间周期逼近。
(2014-05-22 09:42:03)
标签:
财耕谈曹伟大势研判股票麦氏理论 |
分类: 市场解读 |
断层量是压缩量分析的开始,一旦确认断层量的发生,通常会有两个回合的时间周期循环,第一个阶段通常会有不少于双十天,第一个十可以是慢的,也可以是快,如果慢后面就会加快,如果快后面就会变慢。
快与慢的差别在于转变的初期状况,即跌的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异。明显,则加速下压;不明显,则延后下跌,需要再酝酿。
断层量最重要的推演在于趋势量潮的演变,第一个阶段断层量、压缩量从13年12月6日开始到14年2月7日结束,共计40天,然后出现增量反击。
同个时间对比,应该也是40天,但后来的反击从2月10日到4月11日,共计44天,多了4天,那4天也正好是拉高越过120日均价线后的反弹。
第三段的下跌可以从4月8日开始,也可以从14日开始,或是往后调整2天,如果依据急速缩量的条件推演,目前进入第24天,这个条件与状况说明,近期的缩量已经到随时准备改变的时刻,只是还差压缩比率后的改变。
最重要是均量线的趋势还在最陡的下跌阶段,此时预期随时反击的确来得早一点,目前最大的优势是日成交量萎缩,但这个缩量反而说明还要再跌一段,随时要再创新低,所以这个时候的缩量不代表利于上涨,反而要预防还有再度急速下杀破低的产生。
有没有可能一日之间放大量扭转改变目前的趋势呢?当然有,但要一日之间放量达到822亿元以上,而且还要持续维持8~11天。这个条件非常困难,目前几乎不可能,所以就别想太多,还是等待看到类似的转变以后才说。
依据现阶段的均量线及均价线趋势,还是下跌,下跌就是事实,所以不必想太多,也不必问太多,继续看,静观其变。
的确时间周期在下周三、四,也是我选择这一天上课的关系,所以“1 + 1 > 20%”的操作法,最适合迎接这一次的转变。下周之后会如何?下周会有明显的答案,务必尽早准备。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快与慢的差别在于转变的初期状况,即跌的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异。明显,则加速下压;不明显,则延后下跌,需要再酝酿。
断层量最重要的推演在于趋势量潮的演变,第一个阶段断层量、压缩量从13年12月6日开始到14年2月7日结束,共计40天,然后出现增量反击。
同个时间对比,应该也是40天,但后来的反击从2月10日到4月11日,共计44天,多了4天,那4天也正好是拉高越过120日均价线后的反弹。
第三段的下跌可以从4月8日开始,也可以从14日开始,或是往后调整2天,如果依据急速缩量的条件推演,目前进入第24天,这个条件与状况说明,近期的缩量已经到随时准备改变的时刻,只是还差压缩比率后的改变。
最重要是均量线的趋势还在最陡的下跌阶段,此时预期随时反击的确来得早一点,目前最大的优势是日成交量萎缩,但这个缩量反而说明还要再跌一段,随时要再创新低,所以这个时候的缩量不代表利于上涨,反而要预防还有再度急速下杀破低的产生。
有没有可能一日之间放大量扭转改变目前的趋势呢?当然有,但要一日之间放量达到822亿元以上,而且还要持续维持8~11天。这个条件非常困难,目前几乎不可能,所以就别想太多,还是等待看到类似的转变以后才说。
依据现阶段的均量线及均价线趋势,还是下跌,下跌就是事实,所以不必想太多,也不必问太多,继续看,静观其变。
的确时间周期在下周三、四,也是我选择这一天上课的关系,所以“1 + 1 > 20%”的操作法,最适合迎接这一次的转变。下周之后会如何?下周会有明显的答案,务必尽早准备。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