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亮话天窗
亮话天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6,977
  • 关注人气:1,1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市“四级四度”“同步死叉”,影响深远。

(2014-05-21 11:24:53)
标签:

财耕谈

曹伟

大势研判

股票

麦氏理论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从周二有关次新股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以及中小板与创业板个股涨幅居前的观察,显然市场很在意有关证监会对IPO的定调节奏,放缓新股上市的确可以视为政策调整的步骤,但该上市的还是上市,并没有因此减少上市。在后面排队等待上市的家数还是很多,倒不是上市多少的俱体量问题,最重要是投入市场的资金水位,以目前资金水位不断退潮的倾向,即使降低减少上市的家数,市场是否可以承受得了才是最大问题所在,之所以发动次新股、中小板与创业板,最主要在于流通筹码少,以及跌深后出现的反弹。

麦氏理论在平均值研究中谈到的十大原则应用,“趋势、大小、就近、平台、顺序到交叉”,光就这些条件应用到均价线的观察,就可以知道价格趋势的下跌,以120日均价线的下跌趋势看深证综指,上周三来到最高1068.93后,隔天开始下跌,所以造成上周四一根黑K较大的下跌,虽然从就近的条件观察还是属于来自20日均价线的压制,从指数“扣高而助跌”后到跌破20日均价线开始的扣减关系,它才是最大影响与破坏的来源。

周二出现60与120日均价线“同步死叉”的形态,属于长周期的均价线下跌形态说明趋势的下跌才开始而已,此时发动有关的个股拉抬上涨,在实际上不太合理。周三开始确认10、20、40、60到120日均价线“顺序排列”,形成“标准又完整”的“五雷轰顶”,说明跌势的破坏性还在延续。

在应用120日均价线趋势变化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推演,至少要出现20日均价线跌破120日均价线后才可以确认其压制与破坏性的扩大,一旦确认这样的形态以后,光来自于20日均价线的压制就足以压垮所有价格的修复、整理与支撑。以“四级跌势”确认的事实后,会逐步出现“一到四度”的交叉,目前完成“四级四度”的“同步死叉”,至少在未来的60天内,多方都很难扭转这样的颓势,说明跌势的严重性,很难期待与想像多方可以在短时间内的任何消息激励下扭转改变这样的颓势。

以上面谈到的条件形态比对中小板与创业板指数,或是再进一步看到中小板综指与创业板综指,都可以很清楚看到同一的趋势模式在延伸,说明下跌的基础条件还在进一步扩大,此时只能寄望同样时间周期的量潮压缩可以将原来市场的浮筹清洗、沉淀,再到锁定,最重要在于时间周期的完成,再到压缩比率的沉淀。目前仅仅35天的时间周期,根本不足以扭转改变,以俱体比率的条件观察,也没有任何足以说明量潮沉淀见底,所以很难相信多方可以从此一概弱势而上涨,就算再多的“重磅利好”也会没有任何太大反应,这是市场状况的倾向,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

上证指数与沪深300指数也有上面类似的状况形态,只是其破坏性没有像深证综指如此严重而已,市场要如何修复呢?今天开始将是本周“关键中的关键”,尤其今天必须更加关注周线的影响,因为周线的不利形态实在很难期待多方可以简单改变,还是需要再拉长时间周期才可以有所作为,所以时间周期的修复是关键因素。

此时最好的一个操作方式是采取理论设定的步骤与条件进行把握,简单的说,采用步骤进行推演,采取条件进行操作,一样可以在下跌趋势中找到上涨的个股进行把握,如下:

1、    针对均量线及均价线进行有利的推演后找到适合做多的优势把握;

2、    采取最好的条件结构进行设计,从过去本栏的论证与验证证明,下跌趋势中一样可以选择做多而获利。

周一晚上的课程中提到中航黑豹(600760)与龙溪股份(600592)在周二的表现非常亮丽,说明上述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您在跌势中找到最适合上涨的个股进行操作,一样可以创造高收益。

周三从开盘后的涨跌家数比较发现,从开盘的15分钟内偏向弱化低于10%以下的涨幅比,再到后来的扩增,到了10点30分竟然恢复到50%以上,说明多方可以经由多空的大幅度交战与震荡中逐步形成扭转与改变,如此之快的演绎说明可以瞬间由空转多,也意谓其中的力量此消彼长的演变,也告诉我们今日的盘面变化将会越发精彩,而且指数的变动与变化将出乎市场的预料之外,太多不可思议的状况会发生,其中为何力守2000点的点位,说明一定跟政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不排除来自于国外市场大鳄的积极进场,其中大盘权重股的转强是很重要证明。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