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盘论市: 确认支撑后反击拉高,直接突破2149点

(2013-11-15 10:08:17)
标签:

财耕谈

曹伟

大势研判

股票

麦氏理论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在所有分析中最重要的分析在于政策动向,因为它会影响到市场资金的动向,其中最重要在于大资金的流向。所谓大资金可以做很多角度的观察与解读,其中最重要莫过于两种,一种是与政策有紧密干系的资金,一般称为红资金,最重要的代表在中金公司的动作与动向,它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市场的神经。

其次是来自于热钱流入的资金,这部份很难从正常渠道说得清楚,说有似无,说无似有,明明存在但讲不出来,就算知道也不能讲,因为关系到大机构博弈的内部运作,有很多我们从来就未曾接触过,不可能知道的状况。其他的资金动向也只是擦边球、敲边鼓,可以视为啦啦队热场模式,这部份可以激励与鼓动人气,也可以激励市场的参与,至少维持很好的热度,这些大致上会是市场的绝大部份状况,由此观察可以有几个观察:

1.    6月24及25日压低后拉高的动作属于抢短资金的进场,也因为当时市场引发的恐慌,所以大资金进场,当时的进场程度还不明显,但因为小幅度的启动可以做到大大的撬动效果,所以当时的状况是混乱但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其中最低点1849点08年12月底收盘的点位1820,也是五年大底的基础;

2.    其次是后来中国石油连涨11天的走势,最关键还是7月10日中国石化的发动,实际上流通筹码已经被锁定,所以才有大涨6.47%的动作,这一天的上涨价位4.52元也成为这个阶段很重要的指引,启动前一天的4.25元成为后来坚实的支撑。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有关政策性资金投入的作用,这个观察只能依据个人的经验与经历应用“再生经验”累积解读,没有标准答案,但从后来的走势可以验证;

3.    最重要莫过于9月9日的发动上攻,最重要是为何出现如此大成交量,一日之间增量,这个量从何而来?经过40天后是否已经调节出脱了呢?显然从后来的缩量观察,当时主要投入的个股如平安银行与浦发银行的确没有出脱,到底目的何在?为了想干什么?只要往这个角度观察,大致上可以知道大资金的部份动向;

4.    市场的弱化下跌可以解读为非主要资金的忧虑与顾忌,或是某一些在三中全会前夕一些不同来源,与不同关联性关系度密切的资金进行博弈,有退有进,形成小幅度拉锯,可惜最后跟进的程度较弱造成压回。此时自然又回到7月11日当时的交战区域,必须护守,否则原来的整体结构也会弱化。就算是不同关联性资金退出也会有个度,不至于搞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总会落在某个点位后形成进一步的拉锯修整重新再来过。

这些状况可以反应在量潮与价格的变动上,初期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缘由,但经由一段时间周期归纳后可以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也可以看出其中的关系。单纯从技术面分析会谈到是那一段那一波的演变,或是依据那些理论计算有那些转折,还有最后进入指标的低位背离等等,总可以在各自需要的领域与条件下找到解释的理由,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市场的逐步共识,这个时候就会有类似低位反弹的呼声出来,只要此时有关力量的博弈拉锯进入尾声,就有多余时间关注到股市,此时市场的情绪稳定也会形成。

周五收周线,最重要关键点位在2149.56点,要形成稳定的反击条件自然应该强势越过这个点。依据开盘后20分钟的条件推演,多方形成“绝对优势”下,在涨跌家数与买卖盘的优势扩大情况下,成交积极,交投热络,多方应该可以再进一步走高,周二收盘点位2126点应该可以轻松拿下,重新回到2149点不是关键,最重要在于10月30日的平台压力2160.46点,只要突破后,就可以重新回到60日均价线之上,此时的20日均价线已经不是观察重点,后续应该继续改变40日均价线弱化后的倾向,才可以形成一段又一段的推升,多头加油!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