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7月11日)开盘论市: 突破2033点后,逐步调节。
(2013-07-11 10:18:08)
标签:
财经大势研判股票麦氏理论 |
分类: 市场解读 |
市场应该都可以体认到政策护盘的决心,其中权重股的表态说明了政策主导的积极性,但必须要时刻记得!政策最多也只是稳定盘势的演变,使到指数不至于跌破1900点,明显可以感受到政策以2000点为护盘的基础与决心,是否会运行更高呢?目前没有证据可以判断。
应该以2073点为限,即拉高越过2000点以后就应该暂时先观察一下,不能一厢情愿以为政策护盘后还会再度强势拉高,因为政策只能护住不让下跌,但不能介入炒作,如果再度的拔高、拉高,接下来就会陷入主动炒作的运作,这一点不会是政策想要的,更不能落入政策带头炒股票之实。
在A股市场里有这么一句话:不能忽略政策的决心。从近期的权重股买入的操作手法,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政策性的买入动作,只是很多时候类似这样的状况,只能做不能说,不管做了什么?不能说就是不能说。只能用意会、体会、感受,不能说出口。这不是爱在心里不敢说出来,而是说多了没有好处,做了就好,应验了耐克的广告“Just do it”。
为什么政策会选择2000点护盘?如果真有经济基本面的操作要素,这个时候,这个阶段,根本就不可能刻意去买入才对,尤其是9日公布的经济数学,进出口双降,经济环境并不好,为何选择这个时候拉高上涨呢?这样不是逆势吗?
因为这样的上涨,正好解答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根本就没有什么叫“基本面”、“经济面”分析的问题,所谓的涨跌都是因为市场与政策的需要。谁可以解读这一刻政策护盘的用意呢?越是不利的基本面信息反而越会上涨,政策越要进行护盘买进,难不成这些主要负责操作者完全不懂基本面因素吗?这样不是奇了怪吗?显然应该还有其他战略的需要,所以必须让股票市场稳定再说。
股票市场里也有一句话:实业不好做只有炒股票。当股票市场从初期发展进入成长期后,市场的交易开始热络,在步入成熟的阶段尤其是机构的资金比重越大的时候,越会倾向更明显的市场炒作,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投资会比资本运作更轻松。所以,将资产价值拉高,做实、做大后,大家都有利可图。
尤其是过去股票市场好的时候,消费力也大增,所以难免会有误解或是误导因素以为,只要拉高股票市值,大家手中的资金就不缩水,手中有钱也会比较舍得花费,所以股票市值上升可以带动消费。如果真的如此想,那么股票市场反而会陷入无厘头的拔高上涨,也会陷入冲高后的更大危机,希望只是本栏的个人观点,事实不是如此。
从量潮的趋势推演20、60、120日均量线都属于跌势,跌势中的反弹增量达到20日均量线740亿元以上,或是达到60日记了新的817亿元,在初期的三天内都应该视为解套量,不能认为是:反弹见大量是要上涨,因为这是跌势量,不是上升量,所以要用跌势思维来看量潮演变。如果增量放大超过923亿元更要立即卖出,因为瞬间的大量必须要思考的是:谁提供筹码?
均价线的点位关系应该先看20日均价线2233点(以周三为准),即使今天越过这个点位,属于“扣高而助跌”,所以20日均价线不会因为突破越过后开始翻转助涨,指数在未来6个交易日内在没有越过2073点前,20日均价线都会构成压制,即使突破也会再跌回来,不会因为突破后就反过来形成助涨,没有这么快。
即使周四开盘后看到买盘积极投入,上涨家数也大幅超过下跌,从基础条件推演,还是要以反弹视之,因为中长期的趋势还没有扭转改变,所以还是反弹的趋势格局,任何的反都要站在卖出方,把握拉高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