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顺势演变。
(2013-06-20 10:39:43)
标签:
财经大势研判股票麦氏理论杂谈 |
所有的分析研判与操作一定要以趋势为依归,绝对不能违背趋势的原则,所以会有“顺势操作”的概念。
到底要依据什么的“顺”?才可以掌握到“势”来操作呢?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简单是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一目了然,涨跌明明白白;难在于无法克制自己的心态,尤其是明明知道趋势如此,关系到自身利益的输赢,因为深陷其中,难免无法自拔,也失去了自主的意识,最后也卡住动弹不得,不愿意又无法可选的情况下被牵着走。
最重要的操作模式是“依据一个长期长效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模式进行到底,彻底执行”。即使执行一半都不行,因为明知道会涨为何只买一半?明知道会跌为何只卖一半?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长久以往就会有一定的比率条件出现,自然就构成一定的成功机率,否则难以成功获利。
所有操作依据最终一定是回到均量线及均价线的趋势应用,平均值说明的是一个周期内市场参与者的成本,真正影响所有人的操作在于心理承受能力,一旦极限与底限被突破或跌破,会造成持有者无比沉重的心理压力,所以最重要的关键选择在于避开自己的极限与底限,不要去承担事先预估存在的风险。
市场参与者会因为不同周期与条件的不同,所以承受能力也不一样,但所有参与者最后都会回归到量与价的平均值进行测试与考验,不管他愿不愿意结果都一样。所有的涨涨跌跌最后就一定是回到成本问题来比较,计算不同时间周期的平均成本,用的就是均量线及均价线,这就是趋势的原型。
中短期的承受能力最差,但因为控制在5~8%的风险之内,所以常常会感觉到得心应手,尤其依据价格趋势设定的双保险指标使用,几乎是手到擒来,也都可以视为步步为“赢”。也因为控制在5~8的风险承受能力,所以一旦出现波动马上会止损。
在修整周期这样的变动就会容易出现左右挨耳光,多数时候可以贴近盘面,但遇到胶着时就麻烦,所以还是要有所权变,或是来一个有所变,有所不变,这样也可以做到进退有据,也算是顺势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