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5月14日)开盘论市:第二次修整,下个目标2279点。
(2013-05-14 11:09:15)
标签:
财经大势研判股票麦氏理论杂谈 |
作者:亮话天窗
市场谈到涨跌时都会偏重在上证指数的认定,即以上证指数的涨跌作为依归,只要上证指数偏向上涨就会认定盘面转好,偏向下跌会认为不好。在大多数情况下的确是如此,以一个重要指数作为基准加以观察认定,否则无法作为论述的基准。不过在谈上证指数的时候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必须厘清,一是上证指数只能作为一个基准,它无法代表所有,因为还有其他指数,例如沪深300指数,深证综指,其中中小板与创业板也可以走出另一个不同的方向。
其次是,谈指数就是指数而已,不能将指数的涨跌类比为所有股都应该如此,大体上一般情况下60~80%的个股会随着大盘指数而变动,原因很简单,多数人都会参考上证指数作为操作依据,所以难免在它涨跌时影响到对个股涨跌的看法。但个别股常常有别于指数,难免会有极端偏向,绝对涨与跌的巨大差异,应该如何分类呢?这是观念问题。
难免会有人谈到,指数下跌难道个别股也要跟着下跌吗?其实不然,不全然如此。或是回谈到,他选的股票是逆势上涨,那有下跌。这个犯了观念上的巨大错误,一定要知道,谈指数的分析,就是针对指数的变化进行推演说明而已,不是指数涨跌个股也一定要依循,所以谈指数、将指数、说指数,那就是指数本身的问题而已,跟个股不一定有关联。
如果无法深刻理解这个问题,难免会误以为讲大盘的演变就代表个股,其实不然。大盘指数的演变只是一个参考而已,作为涨跌变化的参考,不能作为一个绝对值。当然,在一个明确趋势转变的时候,会因为大盘指数的变化而产生对个股巨大影响,尤其是大格局转折阶段,通常是如此,所以股指的变化还是有很大的牵制作用,或是相互干扰影响,难免也要多所留意关注。
如果要谈股指涨跌变化的影响,期货指数会更贴近股指,因为几乎都盯着看,尤其是每一个操作期指者都知道要设定止损,所以难免会在每一次关键的演变中产生重大的影响,更多是相互的影响与干扰。多数情况下是期指影响了股指的变化,因为它来得更快,也更明显,所以一有差异立马起了变化,毕竟操作期指者风险控管是第一优先考虑,其次才是考虑输赢。控制好风险,才可以长久以往继续的存活下去,这是期指操作者的守则。
因为这个影响,所以如果要谈股指的涨跌,必然需要参考股指期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俱有偏涨或是偏跌的影响。例如期指目前的趋势演绎,显然它还无法形成有效的站稳后发动上攻,所以也可以转移到对股指的认定,可以轻易研判股指也不应该会顺利而涨。
如果依据期指的变化观察,有两个很重要的关键必须注意,一是波动的频率与趋势,其次是每一次事件的影响与到期日的演变。从个人的认识上来看,应该要将重点放在这里。
什么是“波动的频率与趋势”呢?波动频率谈的是每一个小幅波动可能产生的利润,因为难免会有很多短线帽客在小幅度空间内来回的多空操作,可以忽而多,也可以忽而空。通常在期指操作上没有绝对的“死多头”与“死空头”,更多是同个时间扮演两头操作,所以一来一往重点在于速度变化与风险控制。
一般而言,在一波强势主导市场中会倾向与单边的操作,难免会有操作者只选择单边的多,或是空的操作,虽然知道可以多空两边来回的操作,但真正可以做得到的不多,原因在于容易扰乱了思路与情绪。
所以这也决定了期指的变动,也会直接影响到盘面的关键变化,最终还是要回到趋势来论断,趋势的把握才是关键。在一个狭幅波幅中多数的操作会倾向低于10点的获利了结,所以在小幅波动的情况下,也只有如此的演进。难免会有人将前一天留存的仓位作为偏多或偏空的解读,但这些持仓量可以在很多的时间内说变就变,所以也没有多大的参考意义,通常都是事后来说明讲故事应用而已,不俱有操作意义。
另一个影响在于以季度设定为主的月份,例如3、6、9与12月等,所以每一次进入该月份时都会有较大的变动。本次的到期日正好在6月份,所以本周五之前期指的变动将会牵动到股指的变化。通常类似布局会提早,所以周二与三的影响会大于周四以后,因此今天务必要多留意股指期货到期日对盘面的影响。
对本栏来说,先观察量潮的趋势后再回到价格趋势认定,然后再到其他条件的应用,到了每日盘面的演变会进入三点一项的应用,从盘面的买卖盘与涨跌家数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然后再加以观察今日会涨还是会跌?在用到期指的涨跌判断,如此可以再当日的盘势演变中掌握到当天的变动与影响,至少保持在当天操作的优势,这就是整体条件推演的应用。
例如10点中以后的条件已经完全偏向对空方有利,所以此时的期指操作指南偏向下跌操作,任何的拉高都要倾向卖出后转为放空,时间关键就在10:30分第一次的论断后,再到11点的观察把握,之后才到下午的13:30分,然后拉长到下午2点,再到最后的收盘。
今日观察判断,显然下跌的局面明显,多方不会刻意逆势对抗,所以期指的任何一次拉高都应该偏向放空操作,依据今日有效的操作把握为主,这样就可以贴近盘面的状况应用啦!这就是最重要的状况说明。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市场谈到涨跌时都会偏重在上证指数的认定,即以上证指数的涨跌作为依归,只要上证指数偏向上涨就会认定盘面转好,偏向下跌会认为不好。在大多数情况下的确是如此,以一个重要指数作为基准加以观察认定,否则无法作为论述的基准。不过在谈上证指数的时候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必须厘清,一是上证指数只能作为一个基准,它无法代表所有,因为还有其他指数,例如沪深300指数,深证综指,其中中小板与创业板也可以走出另一个不同的方向。
其次是,谈指数就是指数而已,不能将指数的涨跌类比为所有股都应该如此,大体上一般情况下60~80%的个股会随着大盘指数而变动,原因很简单,多数人都会参考上证指数作为操作依据,所以难免在它涨跌时影响到对个股涨跌的看法。但个别股常常有别于指数,难免会有极端偏向,绝对涨与跌的巨大差异,应该如何分类呢?这是观念问题。
难免会有人谈到,指数下跌难道个别股也要跟着下跌吗?其实不然,不全然如此。或是回谈到,他选的股票是逆势上涨,那有下跌。这个犯了观念上的巨大错误,一定要知道,谈指数的分析,就是针对指数的变化进行推演说明而已,不是指数涨跌个股也一定要依循,所以谈指数、将指数、说指数,那就是指数本身的问题而已,跟个股不一定有关联。
如果无法深刻理解这个问题,难免会误以为讲大盘的演变就代表个股,其实不然。大盘指数的演变只是一个参考而已,作为涨跌变化的参考,不能作为一个绝对值。当然,在一个明确趋势转变的时候,会因为大盘指数的变化而产生对个股巨大影响,尤其是大格局转折阶段,通常是如此,所以股指的变化还是有很大的牵制作用,或是相互干扰影响,难免也要多所留意关注。
如果要谈股指涨跌变化的影响,期货指数会更贴近股指,因为几乎都盯着看,尤其是每一个操作期指者都知道要设定止损,所以难免会在每一次关键的演变中产生重大的影响,更多是相互的影响与干扰。多数情况下是期指影响了股指的变化,因为它来得更快,也更明显,所以一有差异立马起了变化,毕竟操作期指者风险控管是第一优先考虑,其次才是考虑输赢。控制好风险,才可以长久以往继续的存活下去,这是期指操作者的守则。
因为这个影响,所以如果要谈股指的涨跌,必然需要参考股指期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俱有偏涨或是偏跌的影响。例如期指目前的趋势演绎,显然它还无法形成有效的站稳后发动上攻,所以也可以转移到对股指的认定,可以轻易研判股指也不应该会顺利而涨。
如果依据期指的变化观察,有两个很重要的关键必须注意,一是波动的频率与趋势,其次是每一次事件的影响与到期日的演变。从个人的认识上来看,应该要将重点放在这里。
什么是“波动的频率与趋势”呢?波动频率谈的是每一个小幅波动可能产生的利润,因为难免会有很多短线帽客在小幅度空间内来回的多空操作,可以忽而多,也可以忽而空。通常在期指操作上没有绝对的“死多头”与“死空头”,更多是同个时间扮演两头操作,所以一来一往重点在于速度变化与风险控制。
一般而言,在一波强势主导市场中会倾向与单边的操作,难免会有操作者只选择单边的多,或是空的操作,虽然知道可以多空两边来回的操作,但真正可以做得到的不多,原因在于容易扰乱了思路与情绪。
所以这也决定了期指的变动,也会直接影响到盘面的关键变化,最终还是要回到趋势来论断,趋势的把握才是关键。在一个狭幅波幅中多数的操作会倾向低于10点的获利了结,所以在小幅波动的情况下,也只有如此的演进。难免会有人将前一天留存的仓位作为偏多或偏空的解读,但这些持仓量可以在很多的时间内说变就变,所以也没有多大的参考意义,通常都是事后来说明讲故事应用而已,不俱有操作意义。
另一个影响在于以季度设定为主的月份,例如3、6、9与12月等,所以每一次进入该月份时都会有较大的变动。本次的到期日正好在6月份,所以本周五之前期指的变动将会牵动到股指的变化。通常类似布局会提早,所以周二与三的影响会大于周四以后,因此今天务必要多留意股指期货到期日对盘面的影响。
对本栏来说,先观察量潮的趋势后再回到价格趋势认定,然后再到其他条件的应用,到了每日盘面的演变会进入三点一项的应用,从盘面的买卖盘与涨跌家数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然后再加以观察今日会涨还是会跌?在用到期指的涨跌判断,如此可以再当日的盘势演变中掌握到当天的变动与影响,至少保持在当天操作的优势,这就是整体条件推演的应用。
例如10点中以后的条件已经完全偏向对空方有利,所以此时的期指操作指南偏向下跌操作,任何的拉高都要倾向卖出后转为放空,时间关键就在10:30分第一次的论断后,再到11点的观察把握,之后才到下午的13:30分,然后拉长到下午2点,再到最后的收盘。
今日观察判断,显然下跌的局面明显,多方不会刻意逆势对抗,所以期指的任何一次拉高都应该偏向放空操作,依据今日有效的操作把握为主,这样就可以贴近盘面的状况应用啦!这就是最重要的状况说明。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前一篇:【财耕谈】短优限高偏个股
后一篇:5月14日三点一项的判断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