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回调量潮周期的应用与观察。
(2013-04-02 11:43:52)
标签:
财经大势研判股票麦氏理论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量潮回调周期时有步骤演进,不是说增量就增量,也不是说减量就减量,它有一定的规律与步骤,这是《麦氏理论》研究中的重大发现,所以才会归类在时间周期观察量潮的应用,这个观念与论述已经证明积极有效有成功。
举例这一次的高点周期演变,从20天的量潮周期观察,本栏从13年1月14日开始就说明 ,这一根增量开始,将量潮推升进入或是跨入1200亿元以上的水平,它必须继续的延续这样的增量推进,从1200亿元跨入1400亿元。如果可以采取每10天一次跨越会更好,说明场外投入的资金源源不断,而且是一波又一波的投入。
所以从1月14日之后的10个交易日的演变,如果说是增量也是,但总是发现多方踌躇不前,似乎有很多顾虑,始终都放不开。在前期是垫高成本加码拉抬后,但这个阶段还不敢积极的拉抬,或是拉开成本的争夺与纠缠,说明多方心理负担太重,有一点自信不足,前进不成又不敢回调的遗憾。
1月25日的急速缩量确认了多方的有利之处,尤其这一天指数回探20日均价线后,在28日发动,可惜第二个10天循环的滚动量太少,只能维持在1200亿元的水平,对比前一个10天,上证指数总成交金额也就11555亿元,不足1200亿元的水平,说明多方没有跳入更大的滚动量推升。
如此演变也意谓,第二个阶段的10天滚动会失败,所以本栏特别强调进入第二个10天量潮循环的变化,时间正好在2月8日,农历年前一个交易日。尤其遗憾的是,在农历年前三天一级考试缩量,到这一天20日均量线终于下跌,从前一天的最高达到1179亿元完成后,隔天开始下跌。
以20日均量线的短处关系来看,2月6日就是断层量的开始,但因为属于中短期的断层量,对中长期影响不大,不过还是要注意其变化。因此 ,本栏特别强调在农历年前务必要调节持股,多持币的理由在此。从后来到18日的开盘后开始下跌的状况来看,这一段说明还是非常显眼。
此时当然进入第三个10天循环,而这一个10天就会进入考验1月14日上涨的10天,难免会形成一次重要的演进,因此到了第31天会下跌,理由在此。
进入30天循环的最后阶段增量,虽然达到60日均量线,但主要的力量不是来自于20天周期的助力,最重要是来自于60天周期的影响,因此经过拉高后的循环,走入中长期的影响后,此时也会针对60天周期进行演绎与修正。
巧合的是,从1月14日运行到3月7日竟然正好满足斐波系数的34天,从这一天后,量潮萎缩低于60日均量线,陷入针对60日均量线的断层量,这个时候的影响也等于跨入60天周期。
针对60天周期循环观察,从3月8日开始,第一次断层量影响也会发生在每一个8天,然后再到16天然后进入120天周期的影响,目前已经到了120日均量线断层量的第3天,只要进入10天,也会有一次反弹的要求,估计3月15日将是一次很重要的演变,针对120日均量线断层后的第一个系数变化,也是一次重要反击的时间推演。
如果继续缩量,那么后面就会继续形成如此的循环演变,不过此时将出现另一种变化,一是10与20日均量线将低于120日均量线,这个时候会出现均量线与均量线的压制产生,也有新的变数。
二是,持续的缩量初期对多方有一次很重要的反击,但之后也会陷入量潮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方也只有认输,继续认输。
不过也不是绝对的悲观,因为到4月11日进入20日均量线断层后的第40天,多方也会回归中短期的对抗;60日均量线到下周一(8日)也会有第一次20天循环的对抗,虽然这样的对抗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总归会有一次对抗,会让你感觉到多方反击的存在。
无论如何必须重视的是,从12月14日拉高到2月8日的这一段,介入者根本无法出脱,也没有看到有积极调节出脱的动作,所以接下来只有两条路,一是积极找寻机会扭转反击,寻找为自己解套的操作;其次是,因为没有出脱所以缩量进行修整,将时间拉长以后,还是要积极反击,只有这两个状况的演变最可靠。
试看看,依据这个时间 追踪,估计你会有大发现,也会发现原来成交量的研究真的如此精彩。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量潮回调周期时有步骤演进,不是说增量就增量,也不是说减量就减量,它有一定的规律与步骤,这是《麦氏理论》研究中的重大发现,所以才会归类在时间周期观察量潮的应用,这个观念与论述已经证明积极有效有成功。
举例这一次的高点周期演变,从20天的量潮周期观察,本栏从13年1月14日开始就说明 ,这一根增量开始,将量潮推升进入或是跨入1200亿元以上的水平,它必须继续的延续这样的增量推进,从1200亿元跨入1400亿元。如果可以采取每10天一次跨越会更好,说明场外投入的资金源源不断,而且是一波又一波的投入。
所以从1月14日之后的10个交易日的演变,如果说是增量也是,但总是发现多方踌躇不前,似乎有很多顾虑,始终都放不开。在前期是垫高成本加码拉抬后,但这个阶段还不敢积极的拉抬,或是拉开成本的争夺与纠缠,说明多方心理负担太重,有一点自信不足,前进不成又不敢回调的遗憾。
1月25日的急速缩量确认了多方的有利之处,尤其这一天指数回探20日均价线后,在28日发动,可惜第二个10天循环的滚动量太少,只能维持在1200亿元的水平,对比前一个10天,上证指数总成交金额也就11555亿元,不足1200亿元的水平,说明多方没有跳入更大的滚动量推升。
如此演变也意谓,第二个阶段的10天滚动会失败,所以本栏特别强调进入第二个10天量潮循环的变化,时间正好在2月8日,农历年前一个交易日。尤其遗憾的是,在农历年前三天一级考试缩量,到这一天20日均量线终于下跌,从前一天的最高达到1179亿元完成后,隔天开始下跌。
以20日均量线的短处关系来看,2月6日就是断层量的开始,但因为属于中短期的断层量,对中长期影响不大,不过还是要注意其变化。因此 ,本栏特别强调在农历年前务必要调节持股,多持币的理由在此。从后来到18日的开盘后开始下跌的状况来看,这一段说明还是非常显眼。
此时当然进入第三个10天循环,而这一个10天就会进入考验1月14日上涨的10天,难免会形成一次重要的演进,因此到了第31天会下跌,理由在此。
进入30天循环的最后阶段增量,虽然达到60日均量线,但主要的力量不是来自于20天周期的助力,最重要是来自于60天周期的影响,因此经过拉高后的循环,走入中长期的影响后,此时也会针对60天周期进行演绎与修正。
巧合的是,从1月14日运行到3月7日竟然正好满足斐波系数的34天,从这一天后,量潮萎缩低于60日均量线,陷入针对60日均量线的断层量,这个时候的影响也等于跨入60天周期。
针对60天周期循环观察,从3月8日开始,第一次断层量影响也会发生在每一个8天,然后再到16天然后进入120天周期的影响,目前已经到了120日均量线断层量的第3天,只要进入10天,也会有一次反弹的要求,估计3月15日将是一次很重要的演变,针对120日均量线断层后的第一个系数变化,也是一次重要反击的时间推演。
如果继续缩量,那么后面就会继续形成如此的循环演变,不过此时将出现另一种变化,一是10与20日均量线将低于120日均量线,这个时候会出现均量线与均量线的压制产生,也有新的变数。
二是,持续的缩量初期对多方有一次很重要的反击,但之后也会陷入量潮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方也只有认输,继续认输。
不过也不是绝对的悲观,因为到4月11日进入20日均量线断层后的第40天,多方也会回归中短期的对抗;60日均量线到下周一(8日)也会有第一次20天循环的对抗,虽然这样的对抗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总归会有一次对抗,会让你感觉到多方反击的存在。
无论如何必须重视的是,从12月14日拉高到2月8日的这一段,介入者根本无法出脱,也没有看到有积极调节出脱的动作,所以接下来只有两条路,一是积极找寻机会扭转反击,寻找为自己解套的操作;其次是,因为没有出脱所以缩量进行修整,将时间拉长以后,还是要积极反击,只有这两个状况的演变最可靠。
试看看,依据这个时间 追踪,估计你会有大发现,也会发现原来成交量的研究真的如此精彩。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