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2.0及2.5的危机
(2013-01-17 11:41:33)
标签:
大势研判股票麦氏理论财经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在量潮的应用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量潮比率要关注,即当“量比”达到2.5的放大幅度时一定要关注后面的演变,随时都会因为短时间内涨幅过大、增速过快而出现大的调整。
举例,12月5日开始放量上涨,最低的20日均量线从388亿元开始放大,一路增加也构成指数一路拉高上涨,这样的“量增价涨”态势与结构通常会形成持续的“滚量”上扬,持续的推升就会持续的上涨,构成一幅很亮丽的增量形态。
但任何的增量都有“时尽”,绝对不是毫无顾忌的大肆放量增加推升,过多与过小都不利盘势的延续与持续演变。所以,此时一定要注意量比的影响程度。
通常一般的状况可以有几个阶段的增量比率,例如1.382、1.618、2.0、2.382到2.5倍。最大的扩增量可以达到2.5倍,是否可以继续再放大呢?这个不好说,要看拉长多少时间后的增量与增速。
一般而言从扩量后的20天周期内观察,所以有所有20天时间周期的影响,最好的比较方式再次。
从20日均量线最低的388亿元开始,放大到2倍幅度比率776亿元时,自然会有一次修整的必要。不过这个所谓两倍的时间周期推演是从最低开始,通常最低的比率尤其参考作用,但不一定表示是一个绝对值,所以可以针对更大的条件加以应用。
例如增加到2.382倍的924亿元,这一次放大量到1月10日达到920亿元,在接近924亿元的隔天出现下跌,也可以视为这个比率的发挥。
那么2.5倍的幅度970亿元呢?在周一完成,是否有所影响?
当然有,不仅有,而且会有更大的影响,因为更大的震荡、波动、变动,一次次的上冲下洗就会发生。
只要你接受与相信这个量潮统计条件,就应该对周一完成后的时间周期要有所注意。
也许你会问:后面不是持续再拉高吗?只要你选择后面“即使再拉都不玩”,这样就没事啦!不管后续会有什么演变,总之先“停看听”,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损害。
是否真有变故?那就等后来来证明,因为过去的统计就是如此,也只能针对这个统计事先说明,至于是否发生,等后面证明,在没有发生以前不必多言。
还有一个状况的应用要说明,上述说法是从最低开始继续后推演,如果从关键的增量开始后,依据区域量推演呢?结果会如何?
例如12月14日才开始大幅度增量推升,那么依据这一天的比率可以吗?当然可以,而且更精准,也更贴近市场热度与实际状况,例如:这一天的20日均量线是523亿元,分别是722、846、1046、1245、1307亿元。
其 中最重要的是经过20天周期后的应用,例如到20天时完成在1015亿元,那么等于满足2倍的幅度就要留意。如果在20天周期内瞬间暴发增加到2.5倍 时,随时要进行调节,因为“量太大”啦!对于个股来说,这个比率条件的应用更可以贴近滚量的变化,所以LB2.0或是LB2.5是重要的关键。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在量潮的应用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量潮比率要关注,即当“量比”达到2.5的放大幅度时一定要关注后面的演变,随时都会因为短时间内涨幅过大、增速过快而出现大的调整。
举例,12月5日开始放量上涨,最低的20日均量线从388亿元开始放大,一路增加也构成指数一路拉高上涨,这样的“量增价涨”态势与结构通常会形成持续的“滚量”上扬,持续的推升就会持续的上涨,构成一幅很亮丽的增量形态。
但任何的增量都有“时尽”,绝对不是毫无顾忌的大肆放量增加推升,过多与过小都不利盘势的延续与持续演变。所以,此时一定要注意量比的影响程度。
通常一般的状况可以有几个阶段的增量比率,例如1.382、1.618、2.0、2.382到2.5倍。最大的扩增量可以达到2.5倍,是否可以继续再放大呢?这个不好说,要看拉长多少时间后的增量与增速。
一般而言从扩量后的20天周期内观察,所以有所有20天时间周期的影响,最好的比较方式再次。
从20日均量线最低的388亿元开始,放大到2倍幅度比率776亿元时,自然会有一次修整的必要。不过这个所谓两倍的时间周期推演是从最低开始,通常最低的比率尤其参考作用,但不一定表示是一个绝对值,所以可以针对更大的条件加以应用。
例如增加到2.382倍的924亿元,这一次放大量到1月10日达到920亿元,在接近924亿元的隔天出现下跌,也可以视为这个比率的发挥。
那么2.5倍的幅度970亿元呢?在周一完成,是否有所影响?
当然有,不仅有,而且会有更大的影响,因为更大的震荡、波动、变动,一次次的上冲下洗就会发生。
只要你接受与相信这个量潮统计条件,就应该对周一完成后的时间周期要有所注意。
也许你会问:后面不是持续再拉高吗?只要你选择后面“即使再拉都不玩”,这样就没事啦!不管后续会有什么演变,总之先“停看听”,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损害。
是否真有变故?那就等后来来证明,因为过去的统计就是如此,也只能针对这个统计事先说明,至于是否发生,等后面证明,在没有发生以前不必多言。
还有一个状况的应用要说明,上述说法是从最低开始继续后推演,如果从关键的增量开始后,依据区域量推演呢?结果会如何?
例如12月14日才开始大幅度增量推升,那么依据这一天的比率可以吗?当然可以,而且更精准,也更贴近市场热度与实际状况,例如:这一天的20日均量线是523亿元,分别是722、846、1046、1245、1307亿元。
其 中最重要的是经过20天周期后的应用,例如到20天时完成在1015亿元,那么等于满足2倍的幅度就要留意。如果在20天周期内瞬间暴发增加到2.5倍 时,随时要进行调节,因为“量太大”啦!对于个股来说,这个比率条件的应用更可以贴近滚量的变化,所以LB2.0或是LB2.5是重要的关键。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