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五(12月31日)开盘论市:近乎贪婪又疯狂的追逐,要开始恐惧

(2012-12-31 10:19:32)
标签:

大势研判

个股

股票

麦氏理论

杂谈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很快的,一年即将结束,今天是2012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今日是年度的收官,对于今年的整个行情将做一次 很重要的总结。以其谈一整年的行情,事实上也只有12月才是重点,要不是最后一个月多方积极回击拔高,指数在11月份跌破2000点后,直接收在1980 点,在当时的情景下,市场几乎已经悲观到了极限。从当时的极度悲观到现在倒过来乐观看待,市场经历一次重大的洗盘,跌入谷底到谷底翻身,简直就一个天与一 个地的差异,多数的分析并没有朝这个角度思考,只是看到这一个月拉高的事实,这样的乐观基础过于薄弱,应该要进一步观察后续的趋势发展才可以更为合理解读 为何如此的涨势演绎。

2199点是去年收盘点位,从上周多方在25日再度拔高后越过2200点大关后,首都站稳在2200点之上,是从7 月9日跌破2200点后经过117天的时间周期后第一次越过,说明多方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压制,前面五个月逐日盘低,但仅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指数轻易 的拉回2200点,几乎可以用直捣黄龙来形容。因为这个关系,所以也轻易的挑战2225点,尤其是上周五拉高收盘在2233点,正式收复2225点。

2225 点位是否很重要重要呢?事实不然,这个点位最重要的关键在于6月中旬跌破周线上一个经线位置2262点后构成后面的再下跌,即6月22日收盘 2260.88点后的隔周,再度压低收盘点位就在2225点。这个点对比更早前的低位收盘是2163点,等于说明越过2163点后,重新回归到2225点 的争夺,下一个目标当然是2262点。重点是:多方是否可以如此大咧咧的延续涨幅?是否可以一口气直攻越过2262点呢?更重要的是,来到这个节骨眼时, 你应该如此看待?要做怎样的选择与安排?

阅读有关股票的分析文章,上周几乎已经没有看坏的,类似这样的状况与倾向,只有两个角度变化,一 是继续上涨,涨到市场想像不到;其次是,一拉高后就会快速压低,不仅加快速度压低,而且会采取快如闪电般的回落,不仅回落,而且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 市场想像不到的一个变化,在最后一个交易日中强势的压回来收。

这两个变化的重要关键在于市场的操作手法应用,一个是积极逼空的操作手法, 一不做二不休的强势拉高。观察开盘后的30分钟,在10点前多方采取的步骤,几乎是用大盘股与权重股强势拔高,其中四只保险股如此的拉抬,的确让本栏吓一 跳,有必要如此操作与逼迫吗?再看看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及北京银行,几乎都在同个时间内强势发动,如此大咧咧的部队式的进逼,到底是 为了什么必须如此快速的前进?的确有点叫人纳闷。

如果从操作手法的应用与时机点关系来看,本栏会认为这样的积极强攻模式实在不必要,也不 应该,而且也不应该可以延续维持才对,最起码在第一个小时内如此的拔高的确是有点摸不着头绪,不知道真实操作的状况为何如此?其中隐藏了很多一时无法解释 的操作手法应用。如果是为股指期货指数的逼空,应该也不太可能,因为这样的逼迫也逼迫不了多少空单,而且会更明显的曝露自己的弱点,何须如此呢?在不明朗 的情况下,从操作手法思路上观察,反而应该要格外谨慎与小心,因为一旦权重股与大盘股无法继续如此,那么瞬间的反转下压也会出现。

这一 刻,本栏看到市场已经持续一个涨还要更涨,赚还要更赚的操作模式,原来不敢预期如此的涨幅,现在因为指数越过2200点后,市场信心大增,几乎一面倒的倾 向看高一阶,说明市场一再的调整了原来的高度,等于在已有获利的情况下想赚更多,这无异于开始进入“贪婪”了。此时你会有什么感想?是否市场开始“贪婪” 时,我们应该要心生畏惧?要知所警惕?要有恐惧的心理准备呢?

不知道是否还可以如此毫无节制的拔高在拔高,这种几乎肆无忌惮,甚至于开始 进入偏向狂执的操作,已经到了相对的极限时,类似疯狂的局面也会导致最后结果的逆转,尤其今日是周一,在一开盘的30分内如此快速拔高,通常都不是好现 象,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第二及第三个小时,一旦再度增量无法克制,那么今日成交量的暴增与后来价格的变化将无法逆料,也等于开始出现强烈的风暴式的危险。应 该冷静反思,因为市场已经陷入疯狂。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