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指标的应用原则。

(2012-10-09 09:45:52)
标签:

大势研判

个股

股票

麦氏理论

杂谈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通常市场在设定指标应用时,都会以“已经形成的形态去加以解释”,并没有办法做到“还没有出现前的解读”,这是所有使用指标的软肋。

指标的应用不是应用过去的走势加以解释为何会如此,而是在没有发生前产生的特性变化与特征,最后出现的象征意义,这个更为重要,因为从既有的结果加以论证与解读,等于结果都已经出现了以后再加以说明,这个已经非常简单,因为答案已经清楚。

指标的应用必须在趋势形成构成的状况倾向前加以解释,然后说明它的倾向性,尤其是在公式计算下可以形成的演变,这个才是指标“前瞻性”应用的基础。

更 重要的是进入指标的特征应用,尤其是这个特征所形成的倾向性,形成的象征意义。例如多数分析会说指标进入80°以上属于超买,跌破20°以下属于超卖,事 实上不尽然如此,因为超买与超卖的显示不是针对当时的指标区域与数据说明,而是必须对照前后的形态对比,同时加上均价线的趋势应用。

举 例,如果你应用6RSI那就必须要配合6MA的使用,否则无法形成对比,如果以5日均价线加以解读,其实也可以,但用6RSI是危险的,因为只要持续6天 出现持续创新高或是创新低,那么6RSI的倾向性就会出现误差,如何解读误差才是更重要的问题,因为趋势说明持续下跌,所以即使连续下跌6天,还是跌,不 会因为跌了6天就认定为超跌。

同样的状况也出现在上涨趋势中,不会因为持续上涨6天就认定为超买,主要判断在于这个阶段的上涨是在短周期均价线的趋势上涨的那个阶段,还是中短期均价线趋势的那个阶段,还有更重要的60日均价线的那个阶段演变。

举例,如果60日均价线属于下跌,20日均价线也是一样下跌,即使6日均价线上涨也无济于事,改变不了长周期均价线的下跌,那么6RSI即使低位上扬也会在极短时间内反向下跌,甚至于会跌破20°以后继续再下跌,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如 果你是使用9KD,一样会发生跟6RSI或是9RSI一样的问题,尤其是跌破20°,或是涨过80°后的再下跌与再上涨,这个时候的短周期指标已经无法完 全反映趋势的真实状况,即使股价(或指数)已经在20日均价线下超过6天以上,甚至于超过10天,或是12天,而9RSI或是9KD已经不会再跌破 20°,通常这个时候市场会解读为9KD在20°区域与价格背离,所以应该会上涨,但这个时候反而是真正一个波段下跌的开始。

很难看到9KD在跌破20°以后持续弱化,市场习惯称之为“钝化”,即迟钝之意,事实上不然,反而是因为跌破20°以后才更为敏感,因为任何一次变化后它的状况会更快捷,随时会因为一次的小幅度上涨而改变了原来的质,这就是时间的误差或是落差。

市 场通常在使用指标时忽略指标与均价线相互配合应用观察的作用,也忽略指标的前导作用,总以为指标是落后性,是结果出来以后的对比解释,其实错了,指标有其 前瞻性,与前瞻的倾向指导作用,重点在于必须了解在指标计算的区域价格变动,其中高低位的改变是非常重要,因为会改变指标的质,影响计算的结果。

如 果你无法接受这样的说明,请设定6RSI、9RSI、20RSI及60RSI四个比较一下看看它们之间的差异关系;也可以应用9KD、20KD及60KD 的形态对比,加上均价线应用,你会发现找一个稳健指标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同时将指标用在“未发生之前”的前瞻式应用,用在未来式,用在没有发生前的解 释,尤其是未发生前解读指标的倾向性,这样才是指标使用的真正意义,否则都是事后解释,指标就形成落后性使用啦!

试看看,你会发现很多指标的差异与状况,也会发现乐趣。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