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休养生息后励精图治。
(2012-08-02 11:35:18)
标签:
大势研判个股股票麦氏理论投资分析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多方只有昨日维持一点点的强势后,今日再度回调,这个现象是正常现象,也是好现象,如果因为昨日的拉高就开始反击,我反而担心,因为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反击,通常伴随的会是更大的伤害,而今日采取极度或是急速降温的方式抑制盘面的冲动,进而促使盘面继续冷静,等于持续冷处理有利于盘面的再测试,只有经过不断的测试以后,盘面形成逐步的弱化不愿再追逐上涨个股以后才会有准备反击的条件。
趋势的的下跌持续一段时间后,此时我开始要将注意力放在市场自然的修正与调整,即市场的自然机制会开始出现一波自我的修整,因为下跌的时间太长开始有点麻木了,也开始要渐渐进入接受下跌的事实,只有当市场接受下跌的洗礼,接受这样的现实严苛考验以后,盘势才有逐步回到盘面修整后稳定的要求。等于原来还一直认为不应该如此下跌,或是认为在哪个区域点位要有所支撑,尤其是2132点被视为“钻石底”的说法,到了这一刻即使没有放弃,大致上也有可以接受、承认事实,等于开始认定输也已经输了,此时只有进入最低的要求,最卑微的诉求,只要不再大幅度下跌就好,其他没有关系了。
就因为开始出现类似的声音后,市场才会开始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开始认真的检讨与思索到底为何会如此下跌?这样的下跌合理性如何?下跌以后是否会创造另一个机会?更有一批心态积极者,或是业内人士被逼必须找寻新的出路者开始思忖要怎样救亡图存,至少必须想办法活下来,只要活得比其他人更久一点点就会是赢家,这就是最卑微要求的开始。不敢再谈要如何获利,也不会再谈政策如何救市,此时会将更多心力放在盘面的解读上,通常才会开始出现真正所谓的“投资价值”,这个时候来谈“价值发现”才会更有意义。
一定要到极度悲惨后才会开始思考要如何维持最起码生存,此时只有一个共识“活着就好”,只要能在股市活下来就好,最起码已经比其他人好很多了,这个时候才有逐步、逐日见底的可能出现。此时也会开始励精图治啦!市场才会开始回归到发现本质的问题,才会认真的回头看看过去的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的种种会是他日生,此时此刻才有一个真正属于市场自己的声音出现——不靠政策、不等重组、不待上市公司发布利好,而是直面回归经济面与产业发展前景看问题。
是否这一刻已经到了“极度悲惨”的阶段呢?说真的,从个人的感受上来看还没有,至少还没有出现券商经营不下去的状况发生,也许你会说券商的前身都是政策因素,都有地方经济实力的背景,怎可能倒闭呢?就因为这样就更需要出现倒闭的发生才会真正的测试经济的最悲催阶段,否则要靠什么测试呢?倒过来说,连这些俱有深度背景的公司都会出差错,其他民营企业不是更会随时出状况,不是吗?因此,就等这样的状况发生,但不是绝对一定要完全的出现,而是出现一些现象即可,只要现象盘产生类似的悲催后就可以了,这就是市场。
市场要回归市场,市场也会造就市场,市场的问题只有市场说了算,就算是政策的制定也要符合市场的供需原则,如果违背市场的供需也会出状况,绝对不是政策影响力最大就可以一意孤行,或是坚定意志执行,可以完全不顾市场的反应,想干就干,不可能如此的座位,因为市场也无法承受这样的决策,如果真是如此也说明市场的决策过于粗糙,也更没有希望看到压低后的反击。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