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7月26日)开盘论市:别太早言底,目前还不是最好时机
(2012-07-26 10:59:41)
标签:
大势研判个股股票麦氏理论投资分析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多方是否会因为周三创新低量而出现稳定上攻呢?如果你知道《麦氏理论》的推导分析原则,你不会做如此观,反而会因为周三创下自5月9日下跌以来的更低量411亿元而认为会再创新低价,因为昨日的缩量是在10、20、60及120日均量线的趋势下跌中形成,说明趋势量潮属于下跌,也显示在跌势中没有承接盘所以才形成缩量,越是创新低量就越说明多方没有能力护守,更说明会再度创新低价。
不是本栏刻意将它讲坏,而是我们必须重视成交量的趋势问题,一般的分析只是谈价格的关系变化,只是谈2132点的低点,或是将它视为钻石底。如果知道均价线的趋势演变,加上时间周期关系进行判断,相信你不会这样说,因为下跌趋势还在延续中,根本就没有任何止稳不跌的征兆,此时太早认定那里是“底”未免过于草率,也说明分析的方法不正确。
如果懂得看量潮趋势就知道长期均量线还在下跌中,只要应用60日均量线的趋势判断就可以知道还在下跌中。如果还要精确一些对比上一个低点的60及20日均量线的差异,这样可以更清楚的看到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如此2132点是否为底也不必争辩,因为事实摆在眼前。可惜市场上一般人的分析不会应用60日均量线,通常会使用60日均价线,会将它视为季线,也会使用120日均价线,将它视为半年线,但为何不适应60及120日均量线呢?这个很难解释,也不容易理解,唯一可以说明的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不懂,第二个是根本不在意成交量。
如果说市场不在意成交量应该是不正确的,因为几乎每一天的每一个人的分析都会谈到成交量,但成交量变成是一个讲解过程的解释而已,不是作为分析中一个很重要的依据,等于是一个说明的过程带过就好。就因为不在意,所以失去了掌握市场主动条件的分析原则,所以才会错误解读盘势的趋势,以为价格很重要,实际上是因为成交量。为什么不使用60及120日均量线呢?因为不懂,以为只要用5、10、20、30天就足够,也因为都是短线的应用而已,难免有所不足,更重要的是以为技术分析就是如此而已,也只看到这样的时间长度与跨距,说明都是短视。
如果真的解读市场人气倾向,很重要的一个解读应该是每日的上涨与下跌家数。如果还要更精细的划分,可以将涨跌家数归类为不同股本的大、中、小盘股等等加以细化,这样可以更完整的掌握盘面板块及个股的动向,如此可以更清晰的解读盘面的状况。不过也不需要如此麻烦,只需要将10天来的涨跌家数比率加以应用观察,即使用腾落线的趋势发展大致上就可以轻松的判断人气的变动,因为如果在10天内的涨跌比率倾向下跌,没理由价格可以站上10日均价线。因此只要两个条件同时下跌就代表短期内的人气都是倾向下移,这样就清楚的知道趋势方向的发展。
别忘记今天是周四,是周线收盘的前夕,当周线的低位支撑2163点跌破以后多发势必会跌破2132点,周线收盘也会跌到这个点位以下才合理,所以今日这个点位的跌破是趋势的必然发展,至于跌破以后到底会跌到哪里?请不要猜,因为没有人会猜得到,也算不准。计算猜到了,算准了,那不过是一秒钟内的事,没必要大费周章谈论。本栏要说的是,本周还不是最好的反击周,如果对比周线2262点中心颈线的比率应该要有至少7.84%的下跌空间,目前才5.64%的周K线组合跌幅,还不够,所以还要再跌个2%以上,到时候就可以认定跌深了。
创新低量就会创新低价,该跌的就让它跌。出现急速缩量,或是极低量阶段,很容易动用权重股、大盘股瞬间拉抬来稳定指数,但这些只是一时半刻的优势而已,类似用“电击疗法”救急,只能让病人甦醒不要昏迷,只能救于一时无法永久,还是需要股市自身的抗体增强后才可以转危为安。别太早言底,目前还不是最好时机。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多方是否会因为周三创新低量而出现稳定上攻呢?如果你知道《麦氏理论》的推导分析原则,你不会做如此观,反而会因为周三创下自5月9日下跌以来的更低量411亿元而认为会再创新低价,因为昨日的缩量是在10、20、60及120日均量线的趋势下跌中形成,说明趋势量潮属于下跌,也显示在跌势中没有承接盘所以才形成缩量,越是创新低量就越说明多方没有能力护守,更说明会再度创新低价。
不是本栏刻意将它讲坏,而是我们必须重视成交量的趋势问题,一般的分析只是谈价格的关系变化,只是谈2132点的低点,或是将它视为钻石底。如果知道均价线的趋势演变,加上时间周期关系进行判断,相信你不会这样说,因为下跌趋势还在延续中,根本就没有任何止稳不跌的征兆,此时太早认定那里是“底”未免过于草率,也说明分析的方法不正确。
如果懂得看量潮趋势就知道长期均量线还在下跌中,只要应用60日均量线的趋势判断就可以知道还在下跌中。如果还要精确一些对比上一个低点的60及20日均量线的差异,这样可以更清楚的看到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如此2132点是否为底也不必争辩,因为事实摆在眼前。可惜市场上一般人的分析不会应用60日均量线,通常会使用60日均价线,会将它视为季线,也会使用120日均价线,将它视为半年线,但为何不适应60及120日均量线呢?这个很难解释,也不容易理解,唯一可以说明的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不懂,第二个是根本不在意成交量。
如果说市场不在意成交量应该是不正确的,因为几乎每一天的每一个人的分析都会谈到成交量,但成交量变成是一个讲解过程的解释而已,不是作为分析中一个很重要的依据,等于是一个说明的过程带过就好。就因为不在意,所以失去了掌握市场主动条件的分析原则,所以才会错误解读盘势的趋势,以为价格很重要,实际上是因为成交量。为什么不使用60及120日均量线呢?因为不懂,以为只要用5、10、20、30天就足够,也因为都是短线的应用而已,难免有所不足,更重要的是以为技术分析就是如此而已,也只看到这样的时间长度与跨距,说明都是短视。
如果真的解读市场人气倾向,很重要的一个解读应该是每日的上涨与下跌家数。如果还要更精细的划分,可以将涨跌家数归类为不同股本的大、中、小盘股等等加以细化,这样可以更完整的掌握盘面板块及个股的动向,如此可以更清晰的解读盘面的状况。不过也不需要如此麻烦,只需要将10天来的涨跌家数比率加以应用观察,即使用腾落线的趋势发展大致上就可以轻松的判断人气的变动,因为如果在10天内的涨跌比率倾向下跌,没理由价格可以站上10日均价线。因此只要两个条件同时下跌就代表短期内的人气都是倾向下移,这样就清楚的知道趋势方向的发展。
别忘记今天是周四,是周线收盘的前夕,当周线的低位支撑2163点跌破以后多发势必会跌破2132点,周线收盘也会跌到这个点位以下才合理,所以今日这个点位的跌破是趋势的必然发展,至于跌破以后到底会跌到哪里?请不要猜,因为没有人会猜得到,也算不准。计算猜到了,算准了,那不过是一秒钟内的事,没必要大费周章谈论。本栏要说的是,本周还不是最好的反击周,如果对比周线2262点中心颈线的比率应该要有至少7.84%的下跌空间,目前才5.64%的周K线组合跌幅,还不够,所以还要再跌个2%以上,到时候就可以认定跌深了。
创新低量就会创新低价,该跌的就让它跌。出现急速缩量,或是极低量阶段,很容易动用权重股、大盘股瞬间拉抬来稳定指数,但这些只是一时半刻的优势而已,类似用“电击疗法”救急,只能让病人甦醒不要昏迷,只能救于一时无法永久,还是需要股市自身的抗体增强后才可以转危为安。别太早言底,目前还不是最好时机。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前一篇:斐波系数时间周期的应用介绍。
后一篇:【财耕谈】“炒地图”要谨防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