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步骤与四个条件的设定应用。
(2012-05-09 10:58:10)
标签:
麦氏理论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本栏谈到《麦氏理论》依据成交量的趋势推导然后推衍出时间周期的关系,从每一次的关键时间突破变化产生的状况加以论述,都可以找到很好的时间变化关键,其中不断强调的2月8日的演变,到昨日(周二)进入到第60天周期的变化,这个节骨眼上通常都会有所变动,所以上周不断强调本周前两天的影响,今天的下跌实在情理之中,如果事先选择避开就可以轻易的躲过了今天的下跌。
周二谈到三点一项的演变,会因为“通常会形成不计成本的压低再压低,而且会越杀越低、越低越杀,无法测试最后的支撑,通常出现“低还有更低”的走势格局,不要轻易言“低”,一般会到收盘前30分钟才清楚”。可是多方不顾一切的护盘,利用权重股拉高指数,在昨天看起来似乎还可以,但今日一开盘形成的跳空下跌,等于将昨日应该的下跌而不跌的走势打回原形,说明逆势对抗最后还是要付出代价。
当然,今天的跳空下跌多数人都会将它归咎于欧美股市的下跌影响,如果你也是这样认为,今日看到类似的消息以后已经来不及操作了,最后还是要这一次的变动。这个状况告诉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模式应用,不必在乎市场一时的变动,根据统计的数据加以推导应用,该有的下跌本来就要下跌,过度操作会是对抗都没有好处,这个才是重点。
本栏从量潮演变放在均量线的应用,然后再推导到均价线的价格判断,再到反转点的设定,主要就是先决定量潮的趋势与时间周期关系,然后再回到价格的推导判断,同时加上反转点作为止盈与止损的条件设定,以免煮熟的鸭子给飞了,或是一旦亏损没有适时适度的止损而扩大损失,这样就不是一个很好的操作模式。有了反转点可以适时形成“当头棒喝”的效果,可以适时给自己一个重要的提醒,最后才到两个指标的应用,如此虽不能说可以做到“高枕无忧”,但进退有据对操作上来说等于买了一个保险,避开过度偏向自己的主观看法而造成操作上的错误。
从四个步骤推导可以清楚看到趋势还是上涨,多方还是掌握均量线及均价线的趋势的优势,如果要说多方会因为下跌而转弱是有发展的可能,但要看成“今日一下跌就倒地不起”未免也太小看多方了。虽然不能作假设,但在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多方还是可以撑起其中一只俱有代表性的个股而将指数给拉高,这样也会构成指数上涨但多数个股下跌的局面。
可是如果转个弯看问题,将权重股拉高融入股指期货炒作来对比,你会发现权重股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一个被利用作为炒作的工具,如此的投机演变很可能超过了主管机关的要求,也会是始料未及,这样就等于前方政策号召打仗,后方利用政策利基炒作谋利,如此政策的用意就大打折扣,也会背道而驰。
四个步骤还是属于上涨,多方会有一定支撑,但关键在10日线高于反转点2427点的形态演变,更重要的是今日跌破了这个点位,等于回探2406点已经在所难免,更严重的是跌破20日均价线后的演变。虽然这个多头掌握的趋势会有一定的对抗与反击,尤其是跌回到某一个点位后多方的反击,但这个都不是关键,重点在于如何推演与把握,更重要的是如何设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应用,然后将这个模式进行到底,这样就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的操作把握。
但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在多方在下跌后延伸的反击,即反击拉高的高点幅度,这样的演变有两个模式:一是跌破10日均价线后再度压低,然后三天内快速反击拉高,甚至于创新高,不过即使如此还是要倾向调节卖出,因为风险的控制更为重要,不必去预期或是对抗;其次是掼破10日均价线后经过三天的修整还是无法回到原来的支撑上,那么就会构成进一步的下杀,如此也会引发后面的关键转变。一定要步步为“赢”,设定一个属于自己熟悉的操作思路与模式,这样才可以保障自己不会轻易的亏损,减少亏损机会就可以创造利润盈余。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本栏谈到《麦氏理论》依据成交量的趋势推导然后推衍出时间周期的关系,从每一次的关键时间突破变化产生的状况加以论述,都可以找到很好的时间变化关键,其中不断强调的2月8日的演变,到昨日(周二)进入到第60天周期的变化,这个节骨眼上通常都会有所变动,所以上周不断强调本周前两天的影响,今天的下跌实在情理之中,如果事先选择避开就可以轻易的躲过了今天的下跌。
周二谈到三点一项的演变,会因为“通常会形成不计成本的压低再压低,而且会越杀越低、越低越杀,无法测试最后的支撑,通常出现“低还有更低”的走势格局,不要轻易言“低”,一般会到收盘前30分钟才清楚”。可是多方不顾一切的护盘,利用权重股拉高指数,在昨天看起来似乎还可以,但今日一开盘形成的跳空下跌,等于将昨日应该的下跌而不跌的走势打回原形,说明逆势对抗最后还是要付出代价。
当然,今天的跳空下跌多数人都会将它归咎于欧美股市的下跌影响,如果你也是这样认为,今日看到类似的消息以后已经来不及操作了,最后还是要这一次的变动。这个状况告诉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模式应用,不必在乎市场一时的变动,根据统计的数据加以推导应用,该有的下跌本来就要下跌,过度操作会是对抗都没有好处,这个才是重点。
本栏从量潮演变放在均量线的应用,然后再推导到均价线的价格判断,再到反转点的设定,主要就是先决定量潮的趋势与时间周期关系,然后再回到价格的推导判断,同时加上反转点作为止盈与止损的条件设定,以免煮熟的鸭子给飞了,或是一旦亏损没有适时适度的止损而扩大损失,这样就不是一个很好的操作模式。有了反转点可以适时形成“当头棒喝”的效果,可以适时给自己一个重要的提醒,最后才到两个指标的应用,如此虽不能说可以做到“高枕无忧”,但进退有据对操作上来说等于买了一个保险,避开过度偏向自己的主观看法而造成操作上的错误。
从四个步骤推导可以清楚看到趋势还是上涨,多方还是掌握均量线及均价线的趋势的优势,如果要说多方会因为下跌而转弱是有发展的可能,但要看成“今日一下跌就倒地不起”未免也太小看多方了。虽然不能作假设,但在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多方还是可以撑起其中一只俱有代表性的个股而将指数给拉高,这样也会构成指数上涨但多数个股下跌的局面。
可是如果转个弯看问题,将权重股拉高融入股指期货炒作来对比,你会发现权重股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一个被利用作为炒作的工具,如此的投机演变很可能超过了主管机关的要求,也会是始料未及,这样就等于前方政策号召打仗,后方利用政策利基炒作谋利,如此政策的用意就大打折扣,也会背道而驰。
四个步骤还是属于上涨,多方会有一定支撑,但关键在10日线高于反转点2427点的形态演变,更重要的是今日跌破了这个点位,等于回探2406点已经在所难免,更严重的是跌破20日均价线后的演变。虽然这个多头掌握的趋势会有一定的对抗与反击,尤其是跌回到某一个点位后多方的反击,但这个都不是关键,重点在于如何推演与把握,更重要的是如何设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应用,然后将这个模式进行到底,这样就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的操作把握。
但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在多方在下跌后延伸的反击,即反击拉高的高点幅度,这样的演变有两个模式:一是跌破10日均价线后再度压低,然后三天内快速反击拉高,甚至于创新高,不过即使如此还是要倾向调节卖出,因为风险的控制更为重要,不必去预期或是对抗;其次是掼破10日均价线后经过三天的修整还是无法回到原来的支撑上,那么就会构成进一步的下杀,如此也会引发后面的关键转变。一定要步步为“赢”,设定一个属于自己熟悉的操作思路与模式,这样才可以保障自己不会轻易的亏损,减少亏损机会就可以创造利润盈余。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