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60日周期涨势量潮形成

标签:
麦氏理论大势研判投资分析个股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关于这样的演变关系,本栏早早就阐述,应用麦氏理论的分析三部曲,可以很容易获得这样的移动扣减关系,而且在量能分析里,也表现出量先价行的基本规律。所以当可以确立60日周期量潮的涨势格局,那么就可以进一步跟随市场的变化来观察价格体系的演变。
依 照价格体系的变动,虽然对于60日周期的量潮扭转有作用,但是由于自1月17日以来,已经完成了20个交易日的趋势性涨势,今日进入第21个交易日,也就 是说今日20日均价线扣减1月17日的2298点,且逐步扣高,而当前指数已经受到120日均价线压制和60日均价线牵制,如此也难以再继续向上推进。
而 短期优势已经减弱,且5、10日均价线扣减的点位已经渐趋相近,这就较容易改变5或者10日均价线的移动关系,从而压迫指数向下回撤20日均价线。不过 20日均价线已经向上移动到2327点(该点会随行情变化而变动),所以仍然可以获得20日均价线的支撑,具有组织反击的基础。
只是即便组织反击,倘若不能够拉大20日周期扣减优势的空间,那么当反复震荡后,时间拉长就会带来20日周期的隐患,持续抵抗不及一根长阴破坏,一旦如此势必会造成指数再向下回档测试60日均价线。这从结构上来看,具有这样的移动态势。
中 短期结构的变动,面临长期趋势的压制和自身优势的减弱,那么就要注意短期内会否出现基于中短期结构的整理格局,任何形势的再回落,都会偏向于此。所以基于 当前环境,也要逐步趋于向60日周期靠拢的格局演变。依照前面的说明,已经可以确立60日周期涨势量潮的确立,那么在价格调整时,就可以主动性的观察指数 向60日均价线靠拢过程中的变动关系。
其主要以量能增减和价格波动空间为主要观察对象。成交量不能太大,不合适于爆量下跌,否则势必会延长修整周期,甚至转变为更不利的行情发展。应该要保持相应的缩量,但是又可以维持60日均量线的扣低要求,那么就可以完成较为积极的修整行为。这是在成交量能上面的观察。
以 价格的波动空间来看,目前只需要观察在10、20日均价线处的震荡行为即可,在没有进入20日均价线的扣高区域之前,都还有条件维护指数在20日均价线上 方运动,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观察是否有条件促成60日均价线扣低走高,一旦如此格局可以确立,那么也当不会再压低指数击穿60日均价线,反而会受到60日 周期涨势的支撑。
依照60日周期观察,当前指数已经向上推进到过去50天之前的指数区域,也的确在保持中短期优势基础上而稳定指数的横向扩 展,如此则完全是可以在未来两周后促成60日均价线进入低指数区域扣减,而且是越扣越低,也可以建立超过一个月以上周期的低指数扣减,这对于60日均价线 涨势的确立也建立较稳定的基础。
如此来看,在60日涨势量潮确立后,也可以逐步确立60日价格体系的涨势,那么60日周期的涨势就可以建立起来,即时所产生的效应就会积极许多。
综合以上分析,短期震荡下却隐藏着中长期趋势的改善,尤其是来自于60日周期的移动关系,已经逐步确立了其涨势基础,而随着时间推进后,这一优势可以获得增强。所以短期震荡仍然不要惧怕或者担忧,甚至根本就不需要理会指数的波动。
可 以一声不吭的做个股,只是在跌宕过程中,要能够有所取舍而不要一根筋的向上冲,否则也会受跌宕起伏的波动过程影响到投资效益。而且从60日周期的变动关系 来看,中短期结构的休整恰恰是为了能够扭转60日周期的跌势,那么如此震荡反而是调仓换股的好时机,错过前面的“20天”,可别再错过后面的“60天” 哦!
点击播放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