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2月17日)开盘论市:更精彩的在后头,欢迎继续收看。

标签:
麦氏理论大势研判投资分析个股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在年初谈到对今年行情的观点与看法时已经谈到2月16日这一天的关系,本栏依据《麦氏理论》量潮分析精华进行推导演绎,找寻出时间周期的平衡点与改变关系,告诉大家如何把握时间周期对股市的影响,依据这个论据在周四告诉大家“时间周期到了”。从一个多月前的推导演绎后加以论述,这段时间以来的说明,一直维持原来的观点与看法,还是依据理论的推导说明,不会“变来变去“,不管盘势的演变如何,还是维持原来的理论体系加以说明,真如过去一直强调的概念——一路走来始终如一。麦氏理论学习与研究
一定要一如既往依据理论的应用加以推导论述,只要回归市场运行的轨迹与思路进行,最后的结果与答案也不会偏离,这才是股市分析最宝贵的一环。尤其今日本栏一再说明“量潮已经形成蓄量后的喷出,随时俱有再度发动上攻的姿态,多方随时可以再创新高直接越过120日均价线的优势,主要的关键就在于成交量形成的条件。这个部份在近期的文章一再的说明与解释,相信读者应该记忆犹新,而且直截了当告诉大家多方已经取得绝对优势,一定要坚定的做多,从今日的高开上涨已经证明。感谢市场给予本栏的鼓励,也感谢读者的爱护,期待可以继续依循《麦氏理论》给大家多一个操作的参考。
在周四的分析中谈到,即使构成开盘的弱势也不代表多方必然失守,也不是告诉我们空方将发动排山倒海之势,形成有效的压制。相反的,本栏一再强调,多方在盘中压低时连10日均价线都没有跌破,怎么可能看跌呢?尤其最后收盘时多方轻易的拉回5日均价线之上,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指数稳定在5日均价线之上,这样的条件在《麦氏理论》中早已谈到,而且还告诉大家“指数一定会再创新高”,因为“站上10日均价线也意谓随时可以再创新高”,这一个论点在过去本栏的分析中常常出现,也一再谈到多方俱有的优势,如此坚强理论依据论证的例子,证明理论的优越,也是最俱有实务操作应用的一个根据。
尤其在谈到指标应用的时候,本栏一再说明市场使用9KD指标是一个错误,常常会导致“分析走入误区”,为什么会使用9KD分析呢?一般分析者根本没有细究,但一切问题就在这里。使用的过程几乎是“人云亦云”,似乎最初开始的一本书如此说明,后来者就照搬不误的应用,即使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差错也不会改变,所以才会一路错到底。这个事让我想到家里养的观赏鱼,已经养在鱼缸里,几乎没有什么天敌了,可是发现鱼的习惯只会前进,即使前面遇到事物拦阻只会一昧的挣扎前进,如果稍微后退一点就不会被困住了,但那些鱼偏偏还是“勇往直前”,所以就出现被卡死,今早看到以后已经将它清理。
如果已在如此应用最后的结果告诉我们是错的,那么就不应该再继续使用啦!例如多数谈到指标已经进入“超买”者,最后眼睁睁看到“超买”区一再的拉高,说明什么?当然是超买的解释错误,而本栏谈到这些叫“成本垫高”,然后再“加码拉抬”,形成一发不可收拾的涨势,也构成了“无法无天”的涨势。所以在80°以上所谓的“超买区”一再的超买前进,然后解释为“高位钝化”,但结果股价继续上涨。原因是什么?当然是错误的解释,倒过来说,进入所谓的“超买区”原来才是涨势的开始。
过去很多次的状况以及证明如此,不都这样吗?到底是“超买”的错呢?还是应用者的错呢?事实上指标没有问题,是使用者的问题,使用者就如上面谈到的鱼一样,只会一个方向前进,如果它学会“后退”,就不会被“卡”死。就如本栏谈到“三点一项”的概念,但周四有人在10点钟告诉我“三点一项是看跌”。这个分析模式与体系是本栏建立的,从本栏建立的条件模式来看是上涨的,为何他会看跌呢?原来是已经有先入为主看跌的心态后再来看“三点一项”,结果是不管如何看都是跌,这个就是差异所在。
那么今天会如何?早盘高开以后,最重要的是多方掌握的气势与优势,更重要的是有没有逼杀操作的必要性?如果没有必要马上逼杀,那么何须加快速度攻坚呢?如果上方的空间可以“手到擒来”,那么何须迅速取下呢?已经取得绝对的优势时,在行进间会更显从容,而且会不疾不徐一步不前进,最好的策略是逼使“看空者”自己认输,然后开始“有空翻多”,这样就形成多方进一步的助力,到那个时候就会以“雷霆万钧”之势拔高,那个时候也是获利了结的时刻。何时会出现呢?一般所谓“不见长红不回头”,只要一出现长红放大量时,也是随时调整的开始。试看看,后市发展应该如此。
如果以指数的空间观察,上方形成的空间不大,要立刻攻上2528点其实也没有绝对的必要,尤其是动用权重股、大盘股垫高指数以后,阶段性的作用完成,此时应该是板块轮动与人气滚动的阶段,不需要再度动用权重股攻坚,一旦出现自然也是回档的讯号,尤其权重股一拉,指数大涨,马上回到11月16日的2463点,如此这般主角赶大戏,重头戏一下子就唱完,接下来不是只剩下尾场唱罢收场吗?所以不可以这么快呀!一步步慢慢磨,才有个股操作的空间。锯齿盘坚、逐步向上,蚕食鲸吞最后爆发,那么多方才可以形成既有优势又会有危险的走势变化,后市估计会是如此。更精彩的在后头,欢迎继续收看。
点击播放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