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五(12月9日)开盘论市:等待“绝地大反攻”

(2011-12-09 11:15:21)
标签:

杂谈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市场都在关注与等待11月份CPI的公布,几乎所有市场的观点与焦点都集中在这里,似乎有等待发布以后再决定操作的想法。如果对股票的涨跌观点是建立在类似消息面的确立下,估计通常这样的操作都不俱有自己熟悉与习惯的模式,无法建立自己的一套操作体系,等于是被市场牵着走,这样难免会形成当市场消息面看好时被动的跟着上涨,市场消息面转坏时被迫压低,如此一来等于操作的章法是看市场的变动,而市场消息常常都在一瞬间变化,难免就会形成时好时坏,操作上容易患得患失,没有办法坚持自己的观点主张,最后就会形成涨跌失据难免会构成不知所措了。

如果没有自己的操作信念,就容易被市场带着走,所以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操作观点,作为自己一路贯彻持之以恒应用的模式,这样才可以形成“与众不同”,但又不是刻意的差异,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要件,即必须建立自己一天分析的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才可以建立起自己完整的操作体系,才有机会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操作模式,才不会随意被市场左右与动摇,即使犯错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一般上通常我们会说别人为何明明知道错了还一路坚持到底呢?这句话有些时候看起来是对的,但也不是绝对的正确,因为从自身的角度看问题都对,但转个弯再看原来自己才是错的,尤其股票市场更是如此。

在股票市场的所谓对与错没有其他,只有一个事实而已,即赚钱就对,亏钱就是错。不管有什么再好的理论法宝,如果无法帮助你赚钱,再好的理论都不俱有实际应用的价值,这样的理论只能是讨论与研究而已。如果用这个思路观点看任何理论,几乎没有一个理论真的可以发挥到极致效益,因为每一个理论都有问题,理论一定有优点、优势,但一定也有缺点、盲点,但更多的是使用不到位与自身的心态出了问题,常常都是事后来看都清晰明朗,但在当时应用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只能说是“当局者迷”,因此不是光只有理论就足以抵御市场的变化,还需要一个完整平衡的心态,这个更为重要。

心态不对一个好的、对的理论也会一无是处,所以在股票市场只能说它没有永远的对,也没有永远的错;它一定有对的时候,也一定会有错的时候;通常是错得多对的少,所以造成操作亏损;常常是非常在意与关注的时候犯错,不在意根本不看的情况下反而百发百中。这些问题绝对不是任何统计归纳或是任何理论可以解决,只有自身的心智成熟对股票市场有深入的了解与体会以后才能够克服与改变,所以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时间才可以证明一切。说到最后,只有一句话,不管股票市场的涨涨跌跌,如果你没有赚到钱,即使大涨都跟你无关;如果赚到钱,即使大跌也对你不会有影响,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关键。

例如从《麦氏理论》量潮的观点推导,很明显的的看出量潮还是形成持续的下跌,如此的跌势还是没有改变,在跌势为改变以前只能看跌,只有等到量潮的趋势被有效扭转与改变以后才可以开始看涨,否则只有持续看跌,直到跌无可跌以后开始反转。如果不是这样,还有什么其他方式可以依循呢?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栏要说的是,目前的量潮趋势还是下跌,以如此低迷的成交量根本就无法形成对趋势的有效改变,此时反而会出现因为“缩量”而构成持续的下跌,形成“缩量也可以下跌”,或是“低量持续下跌”,这个就是趋势的变化与关键,而且会形成一环扣一环的循环演变,这个就是趋势。

在量潮萎缩后的下跌,说明的是“力度”不足,当然就无法支撑价格的“高度”此时价格自然不可能上涨,因此回到价格趋势观察,显然还是“跌势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样的趋势演变,尤其是量与价同步形成“五雷轰顶”的格局,当然很难期待在短时间内改变,因此简单的结论就是“量与价的趋势都是下跌,最后的结果还是下跌”,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判断结论,在下跌趋势没有被有效改变以前,只能持续看跌。问题是:下跌趋势要怎样才会改变呢?第一个是时间周期问题,时间未定就不可能改变,其次是缩量沉淀的问题,如果无法形成持续的缩量沉淀,多方当然就没有机会构成有效的反击上涨。

因此观察的重点在于“时间周期何时改变”?其次是何时出现持续增量的扭转,这两个问题没有改变以前都不俱有任何趋势改变的说明,只有等着时机或是时序的变化才可以进一步的认定,目前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从时间周期的演变推导,12月5日是量与价在60天周期内的完成,也在这一天时出现政策的调整,说明时序变化与政策的关联性,那么下一个时间周期变化在何时呢?如果这一个观察是针对60天周期调整,等于修正后的8个交易日内会改变,目前运行4个交易日,等于下周四会有所改变,也有所变动,这些时间关系是针对60天周期的修正调整,时间到了一切就会改变。

本栏谈到时间周期的变化,也谈到12月5日的状况,估计很多人都会记得这一天,应该也有很多人认为12月5日是量与价的时间共振就应该从这一天开始上涨,但实际结果是没有,为何如此?时间周期到了,量与价的条件已经完成,针对60天的变化是该如此,如果从这一天之后就开始增量后推升,几乎时间周期的演变是完整的,但市场有些时候也会有所调整,难免会有修正的必要,而针对60天的修正需要7.75天,即如此的改变到下周四会是一次很重要的修正后的改变,如果时间提早会在周三就看到一个端倪,否则会延续到周四,差别在这里,别着急,盘面条件真的已经改变,只是很多人还不习惯。

一定要注意一个讯号,在跌破2307点的低位以后形成持续的盘低走势格局,多方形成的走势说明的是一个很重要的讯号,因为任何所谓的盘跌就是因为怕跌,越是怕跌就会越跌,而且当盘跌时间拉长形成的是跌势的“蚕食鲸吞”,等到发现原来已经跌了一段时才开始害怕,这个时候就会有“不如归去”的想法,此时也容易出现一次胡乱追杀的动作,即在这个时候难免会有“瞬间急杀的动作出现”,也因为在“盘跌之后的急杀”,这一杀也会杀出一个低位以后形成“绝对大反攻”的出现,后面的演变就是如此,时间会在下周三后出现。本栏如此推导与说明,从《麦氏理论》出发,大胆直白,等待验证,敬请大家拭目以待。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