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10月27日)开盘论市:进入“群股乱涨”的周期
(2011-10-27 10:33:2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这让我们时刻保持冷静。 -股事观察市场习惯从价格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只要价格上涨基本上已经回认定盘势的走稳,或是开始转为看好。必须要习惯的是,每一次从低位开始反击的时候,市场会因为上涨而看好,也因为上涨所以会因此看得更好,这个时候或是这个阶段,只要敢于看好就没有不涨的理由,重点还是人气的回笼有关,尤其当日成交量大于120日均量线后,也说明市场的人气回到了长期的对抗上,即《麦氏理论》谈到的对应量抑制了长期的卖压,使到原来持续不断的长线卖压获得抑制而形成初步的稳定,等于再杀低已经不多,所以这个时候的上涨初期还是以解套反弹来看待比较完整。
120天周期的长线卖压被抑制主要因素不是多方采取积极主动的反击,而是因为时间的延续问题造成持续不断的压缩以后造成筹码的释放,最后才因为进入相对的低位量潮区域,才有可能进入相对的稳定。例如理论谈到120日均量线一定要压缩到千亿元以下才有初步的压缩条件,如果可以持续的萎缩,最好的进入历史高量水平1624亿元的一半,即进入816亿元水平时,才足以说明缩量进入到一个低位水平。如果以循环的角度来说,这个基本量的水平也不是绝对的低量或是一个大波段的底部量,只能视为这个阶段中的一个低量基础。
在应用成交量的分析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必须回到“三线鼎立”的角度来看,等于三条均量线本身必须形成一定的比率因素后才有可能进入相对稳定的条件。而三条均量线中的20日均量线一定是最早出现低位,如何判断它的低位水平呢?根据过去的统计,以本次最高的量潮水平估算其回调压缩的条件及基础加以推导即可,例如本次最高在1158亿元,那么回到715及579亿元的比率水平就会进入一个俱有反击条件的基础,降低得越快及降低的比率越高等于说明多方进行压缩的条件更完整,所以量潮的萎缩形成的压缩挤压效果,会释放出不安定的筹码,也因此形成筹码释放后的稳定。
因此,当9月30日出现575亿元的20日均量线时,本栏已经谈到“即使不是底也离底部不远”,主要的应用条件就是这个,所以到了10月10日再度缩量形成20日均量线567亿元的低位水平时,本栏已经提前告诉大家量潮已经见底,但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周期修整,通常这样的修整需要第一个10天的震荡,然后再进入第二个10天的震荡,之后就完成了低位的要求。本次的量潮变化也基本上形成类似的步骤进行,在过去本栏的统计中常常出现类似的动作,加上长期的推动估测时间周期的变化,配合120及60日时间周期的关系得出10月21日就是反击的开始,本次几乎完美的事先解读了行情的变化。
更让大家惊讶的是,在10月21日前市场几乎都认定成交量萎缩已经成为事实,但是本栏力排众议,谈到时间周期到了就会开始增量。记得在上周上海一位基金界的友人来电研讨时问到这个问题,本栏一样的如实回答,他还再次的问到“真的会增量吗”?本栏的回答还是很简单,时间到了就会,别怀疑。从过去三天的增量动作来看,这样的变化已经形成,而且周三还让我们看到大于120日均量线的增量,说明量潮的增加已经明显,不仅增量达到对应量的水平,可以抑制原来形成长期套牢的上方卖压,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近期难得看到的“赚钱效应”,此时必须关注在场外观望但蠢蠢欲动的资金,他们随时都会“蜂拥而入”。
经济的发展说穿了也与人心的心理变化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当绝大多数人认为会有金融危机的时候,要不是非常严重甚至于恶化到让你不敢想像的地步,要么就是一次反向的变化,等于绝大多数人预估的事通常都会形成反向结果。股市何尝不是如此呢?当市场已经到了极度恐慌与绝望的时候,通常就是反转的开始。只是一般人都习惯看价,只要看到价格下跌会越看越怕,如果你学会看成交量的变化,就可以知道箇中的问题与变化,而且可以提前的推导研判量潮变化的趋势,这个才是《麦氏理论》的精华,经过多次的论证以后,更可以确立量潮分析的优势,这个才是据以为证的重点。
本栏一再的谈到进入10月21日以后指数很快就可以攻上2512点,而目前正在2440点的平台进行争夺,这个平台压力根本就不是什么压力,所以可以简单的认定多方会顺势而起向9月21日的收盘2512点进发,而且一切看起来会“非常好”。可是本栏在这个时候还是要提醒大家,如果要因此看好倒不必,虽然可以攻上2500点,但是否可以持续的走高呢?这一点的确不应该期待太高,如果要因此认为指数会大涨,然后反击拉高可以到2800点以上,本栏倒没有这么乐观。
只要从周K线观察,你可以发现多方在这个阶段的弱势,如果再看看月K线,估计你会乐观不起来。但本栏必须补充说明有关“四大商行”及“两桶油”的作用与意义,唯一无法解读的是这些代表政策的“国家队”个股,到底最后会如何发挥它们的“临门一脚”,这一点几乎完全说不上。有没有可能它们突然间哪条筋不对劲卯起劲来硬干一把,将指数急急的拉高,甚至于涨到让大家完全不敢相信呢?这个状况是有可能的,看看去年10月8日当时如何滚量上涨的状况,再回头对比,说真的这是本栏分析上的软肋,对这个政策动向一点分析能力也没有,只能“等着看”。
不过,不管是什么个股来号令这一次的反击,本栏要说的是进入这个阶段的比赛只有三点而已,涨得快、涨得高、涨得久而已,如果用一句话形容,本栏认为接下来将是“群魔乱舞”的阶段,即前期套牢亏损的板块个股将会在这个时候“揭竿而起”,尤其与基金机构公司有关的个股,如果不在这个阶段奋起拉高,他们今年将无望而归,等于第四季度又将泡汤。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政策会释放宽松的氛围让这些配合政策起舞的外围机构可以喘一口气,可以哈一口饭,不会活不下去,估计未来两个月都会如此。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