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时间总是刚刚好?

(2011-09-21 14:39:47)
标签:

杂谈

分类: 市场解读

作者:亮话天窗:

在三个月前本栏谈到要注意几个时间关系的演变,第一是08年6月10日的状况,记得当时认识的以为医生,他来电话问题对股票的看法,当时只告诉他6月10日以后就会造成严重下跌,要注意这一天的变化。

真的就在这一天出现严重的下跌,而且跌破4月23日证券交易税降低到千分之一的利好,形成再度的下跌,这样一跌又造成倒地不起。当时市场解读为“市场逼使政策提供更多优惠”,事实上这些都是事后的解读,因为主要是下跌趋势造成的再度重挫。

接下来市场的维稳要求,尤其是一句话“股票也要讲政治”,造成市场各种不同的解读。从本栏的角度来看,有什么事物不需要讲政治呢?只要是人的事物都需要讲政治,所谓政治不是狭隘的政治人物参与的政治就叫政治,政治是“众人之事”,只要负责众人之事就是政治,而搞政治就是搞众人之事。众人之事需要管理,所以政治就是众人之事的管理,可以是人文的,也可以是科学的,更可以是其他诸如文化的、地理的、社会的、运动的等等等,都是政治,所以“股票也要讲政治”是非常正确的说明。

但是,如果将这句话解读为“任何机构的股票操作与买卖也需要将政治”,这个就大错特错,不知道当时的意思为何?但从市场反应的状况来看,散户解读为政策为了求稳定,所以维稳,因为维稳所以股票不会下跌,尤其在奥运会之前,一定会让股市有一个好的表现。

结果状况完全是180°的不同,所谓“股票要讲政治”最后的结果是“只要稳定就好输赢我不管”,结果机构大量调节卖出,散户眼巴巴的看着下跌,而且根本就措手不及,而且还在下跌时认为不可能如此下跌,一定会有护盘动作,结果事与愿违。

这一段过程经过三年以后,就算到最近8月8日,照样还是下跌,如何解读这样的“对称结果”呢?很多人的研究不会在乎这一块,但这一块恰好是本栏的优势与重点,所以今年还没有出现以前,本栏就不断强调这个关系。

请不要将这些状况解读为“宿命”,绝对不是每一年到了这一刻就会如此,而是市场自然供需形成了市场衍生的交易习惯,每一次到这一刻就会有同样的“经验再生”的感受,所以难免会造成如此的变化,本栏称之为“共识循环”。因为市场的共识形成了一定的循环作用,如果依照《麦氏理论》谈到的跷跷板关系与原则,那么到了这一刻就应该注意其平衡的关系产生与变化,这个才是研判的重点所在。

不仅如此,当时在8月20日的,本栏谈到一定要注意“绝对不是一个外资机构的报告就会造成大涨”,其中蕴含的市场信息与政策的风向球测试更为重要,而且这一天的上涨形成的点位就会构成后续的再突破与反击,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一个分析依据与推导的原则。

也许其他分析理论与模式不会在意这些,但《麦氏理论》非常重视每一个细节的衍生变化与后续的状况推导,这个说明了趋势发展的重要转折状况,也可以说明任何一次盘势的变化都跟这个有关,不是“冥冥中已经注定”,而是“有因就有果”,也可以先将“果”倒过来看,这样就形成理论说到的“倒果为因”,等于可以事先的从过去的推导研判应用加以论证。

08年8月8日开始下跌之后正好遇到“915”的雷曼兄弟破产事件,不会有人可以事先连想到会有连续跟进的利空出现,估计很多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会这样,但是当你对《麦氏理论》的循环变化推导有所了解以后,你会知道为何会如此?而且会知道出现的过程与原因,这些市场性因素就是造成后来下跌的主因,很可惜一般市场的解读都不是如此,通常都会从消息面或是基本面因素加以解读,结果是大错特错。

08年915到918的状况变化,本栏一直不断的说明其中的变动,经过三年时间的时间延长放大效应,三个月前谈到的“三年大底”概念如今一一出现,更重要的是“底部亮剑”个股浮现的操作思路,今天已经获得证明。

昨天还有一些股民在问:大底浮现的状况为何没有出现?本栏回答:“这么急干嘛呀!时间就在周二呀!就从周二开始。”市场已经给了答案,不必再度强调啦!谢谢大家的支持。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