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9月21日)开盘论市:均量线压缩已到低位水平
(2011-09-21 11:00: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追根究底如此弱势的原因只有一个,资金不足。当市场陷入动能不足,没有火力也无米, 当然无法烧饭,所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尤其当周二收盘后看到上证指数的日成交量只有479.56亿元时,简直难以想像如此低水平量的难为呀!如果要往前查 找对比上一个更低的日成交量,时间要倒退到10年的7月5日,这一天的日成交量仅得429.99亿元,这个日成交量出现之前一天出现最低点2319.74 点。距离这一天已经有一年余,达到299个交易日,股市再度回到这个点位与区域,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请将当时的状况与目前的进行成交量的 对比,你会发现当时是先出现2319点后才出现创新低日成交量,所以当时是价格先见低以后成交量才见低。如果依照《麦氏理论》观点,创新低成交量就会创新 低价,但是当时没有,是否就不符合这样的推到了呢?实际状况也没有不对,因为最终应用必须放在均量线上来论证,不是简单的依据日成交量的大小来看待,在每 一次的推动分析判断说明中,本栏已经屡次谈到这样的概念。先看看为何是2319点?如果依据周K线的平台支撑推导,可以查找到09年2月9~13日当时周 线的最高收盘2320点。
当时本栏将这个点作为下跌区域的有力支撑,因为在理论中强调,下跌中回到上一个周线收盘会形成一次平台支撑,这 个点位就是2320点。当时也只是应用这个观点进行说明,没想到最后还真的出现这个样的结果。在理论的应用中只会强调合理的应用点位,不会去谈这个点它的 必然性,也不可能说明它的准确度,因为从来就不可能可以简单的应用一个模式而在事先测算出这个点位的支撑与有效性,任何的事先推导估测判断只能作为操作上 的一个参考与指导作用,不是绝对值,这一点在每一次的推动分析判断中都特别说明。
重点是:一定要以很平常的心态看问题,不过最后出现的结 果是对是错,都不必太在意准不准,因为所有的分析不是为了准,而是找寻一个可以依循的模式而已。任何点位的“准”根本没有意义,它只是一个对比作用而已, 不是将“准”作为很重要的判断应用,因为即使准了这个点,实际的操作选择上犯错,结果还是枉然。更重要的是:2319点的出现只在一瞬间,就几秒的问题, 不必要为了这个几秒钟的“准”而浪费太多的时间讨论,重点在于常态性的应用,追求常态状况下的利润,而不是非常态下的利益,或是瞬间的快感。
绝 对不能以一二次的对来作为一个理论的论证,必须是一定的长时间验证以后获得证实才可以进一步的加以应用,尤其经过不同市场的论证以后才可以更加完整的说明 理论的可以醒来程度,这是必须的,不能单独只用在A股市场而已。虽然A股市场相对更俱市场作用,也更加投机,一般状况下只要在一个认为操纵的投机市场被认 定管用,基本上其他成熟市场也都可以应用,因为成熟市场说明的是更符合市场人性的心理,所以就会更完整的使用,这是过去不断论证后证明的事实,也是理论经 过考验以后获得的结果。
日成交量的对比是如此,更重要的是放在均量线的对比上应用。请注意!10年出现2319点时的120、60、20 日均量线都是下跌,而且在6月28日加速下跌时20日均量线在6月23日已经加重下跌,60日均量线在6月10日加重下跌,120日均量线也差不多在那个 时候构成这样的结果,所以6月28日的长黑重挫尤其必然的因素。重点并不在429.99亿元的最低量,而是当天120日均量线压缩到1076亿元,60日 均量线降低到956亿元,20日均量线降低到648亿元,它们下降的速度比这一次还慢,本次的缩量到昨天为止分别是985、871、623亿元,说明什 么?
本次的下跌更甚于上一次,本次的破坏性更大于上一次,本次的压缩量的速度来得快速有力,此时看看10日均量线的状况,429.99亿 元出现时,10日均量线是549亿元,周二的10日均量线已经降低到534亿元,比上一次还低,等于说明这一次的下跌,从日渐流行来说早已经进入相对低位 的水平。如果这样的对比可以信赖,本栏要说的是,整体市场的压缩量已经到了一个极低位的水平区域,随时会“因为急速缩量后产生一次强力的反击”,只是市场 还找不到一个很好的着力点,等于还没有足以形成号令的理由,因此还需要等待一个可以“发动的理由”来激励。
本次如此的缩量是否说明市场的 心理更弱于上一回呢?这个几乎是肯定的,等于说明市场恶劣与严重失调的外在环境更复杂与上一回,已经让股市陷入一股莫名的担心与提心吊胆,似乎给我们一个 信息,市场深怕一个不小心跌入无底深渊,甚至于会“死无葬身之地”。是否真的如此呢?很多时候往往到了这个时候反而更要思考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真的这么不 堪吗?A股真的如此糟糕吗?如果深入思考,也许恐惧与贪婪的差异就在这里,也许天才与白痴的差别就在这里。是对是错的最大差别应该也就在这里,很快就可以 看到最后的真正答案。
从日成交量的萎缩对比并没有出现最后的极低量,但均量线早已经告诉我们这个阶段出现相对的低位区域,也说明这个阶段 将会出现一次“跌无可跌”的状况。因为这个状况与条件的出现,所以才会引发周二在跌破2437点以后就立马出现反击,虽然不能就此说明2426点已经是低 位,但再度出现测试低位时也会引发下一次的反击,这样的反击从惯性上推导判断前后会历经三次,因此可以大胆地说,虽然此处不是底,但距离底部区域已经不 远。
依据周K线对比,2382点会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点位,月K线在2398点,本栏以为应该会跌破这个点位以后就会开始反击,重点在三 个问题:点位、成交量及时间周期。如果点位到了,成交量未到,那么就是低点已到等成交量见底,此时时间周期如果也完成,那么可以视为时机到了;倘若点位未 到,成交量萎缩的低位水平到了,那么价格再差也跌不到那里去,此时就是等待时间周期的检验,本栏认为目前就是这个状况。第三种是时间周期到了出现价格的极 速反击后补量,如果依据时间周期推导,应该在10月22日,所以认定时间周期未到。
依据这三点加以应用判断,你可以找到对自己有利的操作 模式,这三个关系应用就是决定是否要进场的最好理由。本栏以为,第二个条件完成是成交量提供的积极有利的时机,也是主动进场“买套”的最好解释,如果根据 成交量的推演,本栏要说的是:成交量的时机结构已经到了,从周二开始到下周二的6个交易日内,你会看到成交量形成的“威力”,不必再在犹豫不决,不必患得 患失,就这样看就可以。试看看,不要错过这个最好的时机。
注明:文章内容纯
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
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
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