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压力重重,又将重蹈覆辙?
(2011-06-22 10:49:3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隔夜欧美股市收涨2%上下,对亚太市场产生正面效应,早间亚洲各国股票市场纷纷高开,日本开盘后也震荡走高,涨幅超过1%。全球性股市的上涨势头,也必然会影响到A股的开盘,一定有人在盘算着这档事。从经济全球化乃至资本市场的开放性来看,的确不能说一点影响都没有,但是仅因为如此就确立A股也应该要上涨,甚至大幅度回升,那么就会有失客观性。
即便今日高开高走,也不能将之归因于欧美市场的上涨。其实倘若将时间向前追溯,反而要提醒大家注意A股市场的领先性。周二A股开盘后震荡攀升,以近高点作收,受此反弹影响,欧美市场也纷纷开盘走高。反过来或者复过去,如何解读,就在于角度不同而已。
从A股自身的条件来看,周二的反击是属于技术性的反弹行为,但是却会因为客观的技术结构,而难以持续性推升。5日均价线仍然扣高走低,10日均价线还无法在短期内改变向下移动的势态,20日均价线显然会有较长时间的趋势性压制行为,就中短期结构而言,这就会让多方怯场,哪里还会有力量组织持续攻坚。而且在此状态之下,通常不攻坚选择主动性压缩量沉淀,才是明智之举。因为无法用释放量推升的方式来改变弱势,扭转趋势,除了沉淀量修整,没有比这个更好的选择了。
从开盘后的反应来看,也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并没有因为高开后就持续推升,反而再回档修整。这其实是好事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可能会不小心被烫伤了嘴皮。上证指数的变化趋向于现有结构的波动,至少已经在5日均价线处进行整固,倘若进一步推升,那么也要注意两个位置的影响和阻碍行为,一是6月16日的2664点,另外则是10日均价线的趋势性阻碍。这两个位置比较接近,在技术上不容易一次性越过,从这个条件上来看待,那么就可以很好的按捺住会因为上涨而躁动的心。
上证指数的表现是如此,不过深圳成份指数的走势有所不同,周二推升上涨之后,今天开盘后持续推升,目前已经向上穿越20日均价线,表现要比上证指数强劲许多。从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来看,深圳成份指数都要比上证指数的走势强势,且反应出来的波动行为也比较灵敏。
所以也一直提醒大家要多关注深圳成份指数的变动,其结构性变化往往会提前反应出市场会面临的变动格局。以当前的状况来看,指数向上穿越20日均价线,但20日均价线仍然是扣高走低,所以要想有效越过,显然还需要几番折腾。而以麦氏理论的方法论来推导分析,显然可以获得要想改善甚至扭转20日均价线的移动趋势关系,也不是不可能的。
以当前指数位置平行向左统计,已经在这个位置上盘整了20个交易日,如此是有条件在这样的局势下,将指数推到20日均价线之上,并试图扭转20日均价线的移动趋势方向。依照现有的结构特征和条件,那么存在两个方向上的思考空间,一是触及20日均价线后,展开修整,并逐步改善20日周期的移动关系;二是再度折返回落,甚至刷新低点,一旦如此就会进入的新的跌势阶段。
依照这两个状况来看,目前指数所具备的优势格局,是有条件稳定指数在这个区域盘整,但在没有明确的扭转改善之前,仍然要谨慎与小心,时刻准备着可能会发生的任何变动,毕竟整个环境仍然趋向于不利的景况。而且就整体局势而言,深圳成份指数的变动,看起来有能力改变,但是绝对不是如此就可以主导的,上证指数的形态实在是比较糟糕。
前几天也说明本周就应该会看到60日均价线向下交叉120日均价线的格局,这一行为的出现,更进一步增强五雷轰顶的杀伤力。同样的盘弱的还有沪深300指数,简直和上证指数就是孪生兄弟。如此来看,这两大市场要想发生较大的扭转态势,显然还是比较有难度的,至少现在还仍然要选择避开可能会出现的继续下跌。
从三大指数的结构上来观察,显然又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虽然深圳成份指数又来挑战20日均价线了,但在结构上还没有战胜,仍然有重蹈覆辙的可能性,所以仍旧不可以松懈,除非出现再度释放量推升长阳的方式来攻坚,那么就有望建立在20日周期的基础上展开反弹。只是这些都显的不可信,一是上海市场的弱化会拖后腿,二是周K线处处是阻碍和压力。
所以,在没有明确信号之前,一定要战战兢兢,不需要因为上涨而慌乱,可以因为上涨而向好的方向考虑,但也应该要遵循客观的结构特征,不要患得患失。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