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5月30)开盘论市:弱化反弹后会再下跌。
(2011-05-30 10:49:20)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从欧美股市到亚洲股市的走势形态观察,从技术面推导分析判断几乎没有看起来比较乐观,或是至少可以看到俱有稳定不下跌的走势,这样的氛围对全球股市的发展与演变可以说是相当不利,A股面临这样的态势发展也无法幸免于前,尤其在通货膨胀的阴影挥之不去,偏偏这个时候遇到中部长江一带闹大旱,各地河流、湖泊断流消息频传,在如此不利消息的打击下要求此时的股市有所表现,或是稳定在一个区域不跌,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其中最大的转变在于原来市场还一片看好之声,但经过这几轮的下跌以后,市场已经开始出现偏空看法,对A股目前的格局来说只会雪上加霜形成一定的抑制。
到底应该看涨看跌呢?如果来到这个阶段才看跌,即使看对了估计差异或是差距也不大,能够真正获利的也有限,毕竟最佳的时机已经错过,到了2700点的区域才开始看跌,即使不是低位除非再度大跌一大段,否则也没有什么得利、获益。此时可以看到市场开始出现大幅度看跌的声音,目前已经有观点提到会跌到2400点区域的言论,到底是不是呢?不管他是应用什么观点进行判断,每一个观点都有其根据,最终一定要回到市场来看待,只要验证了市场的变化以后才是一个最好的观点看法。所以看涨看跌只是一个观点与判断,更重要的是你要如何操作应用。
在《麦氏理论》的分析中一定先从量潮可是推导,其中最重要的依据是来自于半年时间周期长期的120日均量线的趋势。在4月初之前本栏谈到进入去年10月8日的大量区域扣减后将是120日均量线最大压力的开始,其中进入4月6日时的120日均量线达到最高的1577亿元之后就一路下跌,到上周五降低到1276亿元,是萎缩到0.809%,进入第一个0.8倍的比率幅度,但还不是一个绝对稳定的低量水平,因为如果要形成长期筹码稳定,势必要降低到一半的基础,即到120日均量线降低到788.5亿元以后才有可能出现长期量潮稳定的现象,否则任何进入高量潮区域的扣减都会造成很大的量压。
进入研判与操作应用要回到60及20日均量线来观察,其中60日均量线到了5月12日进入2月14日高位大量区域的扣减,这个时候才是中长期量压最大的调整周期,到上周五60日均量线降低到1357亿元,还比120日均量线高,说明还有再进一步压低的趋势发展,在这样的基础里头很难期待多方可以简单的、立即的改变中长期量潮趋势,所以不管目前这个阶段如何的反弹都只是弱势的反弹,最后还是要再度压低,尤其回到20日均量线趋势操作,当这条均量线形成大压力的压制与破坏下,多方几乎没有任何反击能力,只有一昧的挨打的份,此时最好的一个方式就是拉长时间周期形成逐步缩量以后化解潜在卖压。
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与基础性采取强力对抗,对多方来说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因为不断对抗以后形成不断的失败,然后一再的下跌创新低。因此这个时候不是去预测低位或是低点会落在那里?而是要花多少时间让筹码沉淀?即整体大盘的缩量会降低到何种程度?同时形成一定的长时间周期的稳定,这样才有机会促使筹码的沉淀,才有可能吸引新的资金投入,到那个时候才会出现所谓“投资价值再发现”的投资机会。此时此刻任何意图以任何理论强调低位或是见底的言论都会显得苍白,而且注定失败。
这个状况符合了下跌不言底的操作概念,应该跌的趋势就让它下跌,只要跌到一定的区域形成稳定以后再来谈论底部的基础条件,这样会更加切合实际。如果从60日均量线的扣减条件观察,从2月14日进入大量扣减到4月21日足足47个交易日的变化,至少都要走过了以后才会稳定,依据这个条件推导,时间周期将会落在7月中旬。请务必配合60日均价线向下交叉120日均价线的形态加以判断及认定,别因为看到一时半刻的上涨就欣喜若狂以为见底反击了,还没有这么快,别急,此时的任何上涨都是反弹,反弹是为了再下跌。
5月份的月K线在周二收盘,估计会有一定的影响,此时不仅要注意月K线的收盘影响,还要注意周K线的动向,尤其从趋势发展与变化的观点来看,这个阶段产生的各种变数都会对目前的走势格局产生一定的干扰。短时间内的短线反弹对大的格局无法改变,所以任何反弹只是小打小闹而已,最后还是要再创新低,直到缩量见底后才会有反转的动作,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