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耕谈】量能潮分析趋势移动关系
(2011-04-18 10:39:36)
标签:
杂谈 |
分类: 市场解读 |
作者:亮话天窗
单纯从量能潮趋势关系上来研判,就要能够分清楚中长期和中短期趋势,而且也能够辨识好这两种类型划分的意义和各自独立的优缺点,这点暂时不详加说明,请大家阅读《破解成交量密码》即可获知。而当前主要想从这两个类型上来观察各自量能潮的移动关系,从而明白当前量能的大小对行情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来看
120日周期的量潮趋势,通过麦氏理论的分析方法,大家不难发现,以当前日成交量水平,显然是会使得120日均量线继续扣减绝对高量水平而向下移动,而且这一时间仍然可能会再延续19个交易日,也即即日起还需要19个交易日之后,才有望缓解或者改善120日均量线的移动扣减关系。
如此来看,也就是说未来19个交易日内,行情的发展都会受到120日均量线向下移动行为的牵制,指数也会因此或停滞不前,或拖累回档,就是不容易形成持续攻坚推升的局面。而且一般情况下,当120日均量线向下移动时,120日均价线也同步向下移动,那么通常对行情的发展都会构成较大的制约性。
以当前的指数位置,上证指数仍旧扣减低指数而向上移动,不同步的约束力就不会特别强,反而当市场平稳后,会受到价格优势的影响而表现稳定。但是观察沪深300指数就不同了,因为该指数在上周五已经是扣高走低了,今天仍然如此,而且未来几天还可能会这样,如此是否会造成120日量价同步下跌呢?
由于沪深300指数在指标性的地位上越来越重,也不能忽视沪深300指数的这一状态,其实过去一年里,沪深300指数的波动更加切合技术性波动,所以就参考性来看,或许沪深300指数的现有结构更应该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另外还有深圳成分指数也是如同沪深300类似,而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在各大主要指数的结构中,只有上证指数的120日周期未同步,但是其他指数均出现120日周期的同步行为,还是要让我们认识到长期趋势发展的移动关系。通过如此分析,就可以对长期趋势有比较清晰的认识,通常都会是主导阶段行情的发展。
确立长期趋势移动关系后,就可以进一步观察中短周期的移动格局。通过同样的方法推导分析60日均量线、20日均量线的移动关系,您会发现,60日均量线仍然在扣减低量区域,而且60日均价线也同步扣低,从而促使60日周期同步向上移动,这对市场构成支撑和助涨的作用。而20日均量线由于近日长时间的近等量水平扩展,没有明显的扣减优势,但是也不够成绝对压力,而20日均价线绝对扣低,所以也相对在短期结构上构成支撑的效应。如此来看中短期结构,仍然处于有条件支撑和助推指数上涨的基础。
不过由于受到长期趋势的制约,加之明显的技术性阻碍,所以表现出滞涨的格局,从而使得盘势上下跌宕。从中长期和中短期的量能潮移动关系来看,中短期优势受到中长期量潮下跌的制约,从而使得行情进入区间震荡的格局。
不过通过上面的分析,在短期内的修整与整固行为,不容易形成较大空间的回档,那么就有条件保持各中短期的优势局面,如此行为的保持能够延续至120日周期扣减完高量阶段之后,那么就可以有条件促成各周期同步扣低向上移动,而且依照当前60、120日周期的移动关系,显然本周就会使得60日均价线向上穿越120日均价线,这从排列关系上来看5条均价线的关系,显然是会对后续行情的发展有利。总结以上分析,未来仍然会有近一个月时间内的区间震荡格局,然后才会比较明朗。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