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四(1月28日)开盘论市:反弹完成后会再度下跌

(2011-01-28 11:00:49)
标签:

股票

作者:亮话天窗

多方在周四借用二套房房贷首付60%的消息压低开出,最后反而以接近最高点来收,如果依据区域的反击动作来看,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如果属于低位反弹的话,也说明反弹幅度在一日之间已经直接拉高到一定的高度与幅度,将原来可以反击的幅度用尽,尤其在压低开出后不断的释放出大量成交量,到了第二个小时成交量扩大以后,指数形成积极有效的反击再拉高,等于周五如果还要在持续上涨就必须不断的放大量推动,否则就会因为量潮无法跟进而形成难以再涨,或是无以为继的状况,这个时候就会影响到盘面的再度发挥。

如果属于多头涨势,那么周四拉高来收的隔日会再度高开,如果不会高开反而低开,也说明盘势还是偏向弱势。从这个状况可以简单的判断盘势属于多还是属于空,因为多方无法形成一鼓作气势的持续推高盘势,反而因为周四抢短者太多,形成周五短线卖压增加,这样难免会构成一开盘就低开的现象,这个部份也说明多方还是胆怯,不敢也无法借助前一天的优势继续发力,同时说明今日市场会因为前一天涨幅过大后,会对今日的盘势采取先停看听,多了一分谨慎小心。

这样的心理写照与说明会直接反映在盘面的交易中,难免会构成今日的走势始终形成来来回回的狭幅震荡,形成了涨也不是,跌也不能的局面,同时必须留意开盘后30分钟内的成交量释放状况,更重要的是周四可以在第二个小时放大量,但周五不能再用这样的方式继续发力,因为周四的瞬间增量是在一开盘以后强迫换手,同时也是因为事先的布局,所以一低开成交量就不断的增加,因为整个气势给拉了起来,才可以构成第二个小时再度增量的上推。

同时更应该庆幸的是第三个小时多方采取守势,然后逐步的推进上扬,而且采取个别权重股拉高的操作手法,稳步的将指数再度推高,这个是因为指数被拉高以后获得认同,同时没有出现杀低盘才有的结果,说明多方在没有明显的卖出盘以后才有上涨的空间,但所谓没有卖低盘是因为价格不理想,但是一拉高以后价格上涨就会进入理想的卖出区域,此时自然会形成卖压的产生,这个也是引发卖压最大的因素,也是拉高厚进入高档区域压力的说明,每一次反弹的行情几乎都是如此,没有例外。

依据今日开盘的“三点”来看,显然今日多方出现的是明显弱势的局面,虽然弱势但没有杀低,说明多方还可以形成一定的抗跌,只是不知道会如何的抗跌?或是可以抗跌到什么状况而已。对比今日的“一项”,没有明显的人气倾向,也未见一个强势的板块,如此的状况说明气势上还是不俱有一定的优势,或是多与空在交战中都存在观望等待的状况,如果时间周期属于对多方有利,那么这样的等待可以促使多方改变了原来不明朗的局面,可惜目前实在看不到多方有什么优势,所以当然就难以认定及判断多方可以形成一定的强度,这个才是后面变化中一个非常大的关键。

不管后续的情况如何?一定要记得,趋势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等于说明趋势的方向还是偏向下跌,如果从周线去看,可以直接的、清楚的看出多方形成弱势以后的变动,等于当趋势下跌时,即使反弹最后还是要下跌,即使本周指数上涨也不可能改变已经形成的弱势,所以最后还是要回探2677点,最重要的是当下一次再度跌破2677点以后,尤其出现缩量的变化时,多头会再度的认输,到那个时候构成的下跌会更加严重。

今日收周线,对多方来说等于投入一个巨大不稳定的条件因素,表面上看来似乎有利,其实还是对多方不利。很多时候看起来似乎不容易下跌,但是一旦下跌时会让市场想像不到,尤其拉高后的再度压低,第一个点位是10日均价线扣减的2706点,接下来当然是2677点,当这些点位都一一跌破以后,市场的平衡变化又开始转向空方了。

一定要注意,当指数跌破120日均价线的10.95个交易日中多方都俱有一次拉高反击的能力,而20日均量线萎缩到941亿元区域也俱有这样的反击能力,所以就条件而言本来就应该要有一次反弹,只是反弹回抽的力量是强还是弱而已,因为当反弹比较强有出现大量,也说明解套动作已经出现,接下来就会再度下跌。如果不幸反弹幅度较小也较弱,那么再度下跌的动作就会放大,回补缺口2655点是早晚的事,最后会来到2572点区域,周K线上的支撑。

别忘记,趋势是下跌的,后续还是要再度下跌。

注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本公司注册地在广州市,除此以外的任何机构都非本公司的代表,请明查。本文章未经授权转摘,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