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线上形成类似“复合式头肩底形态”就一定会上涨吗?
(2010-09-21 09:59:12)
标签:
股票 |
在9月2日本栏曾经谈到“复合式头肩底形态”的分析模式,的确当时形成了这样的态势,也构成了后来在9月6日指数上攻,当天上涨40.86点,来到2696.25点。从当天的收盘状况来说,不管你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没有不涨的理由。
若果到上周四再回头来看当时市场的看法,或是再回头去检视当时那些看涨者的理由,或是再回头去问他们的观点,我想几乎会有高达80%以上的人已经开始改口了,开始看跌啦!这样说还不够传神,如果在9月13日上周一问当时看涨者的观点,我想一定有高达80%以上的人还是看涨,不仅如此,可能还有其他人加入看涨的行列,这样的倾向性状况其实很简单就可以理解,因为当行情上涨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因此而看涨,所以这也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事。
其实不仅是9月13日,9月6日之后几乎已经有96%的分析认定越过2700点已经不成问题,而本栏在分析时谈到,形态的时间周期从5月17日横盘达到80个交易日之后,指数越过120日均价线基本上已经没有问题,因为任何使用均价线的人都会知道,所谓指数越过上方的均价线基本上有两个状况:一个是主动性攻击突破的强势状况;其次是等待时间的修复后形成均价线自然的下降,所以这两个部份就是研判多空形势强弱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
说真的,统计上就是这么巧妙,你永远都不能忽略也不能轻视,例如本栏在5月17日时就谈到,未来指数会再度来挑战2710点,但2739点实在不可能越过,计算越过也要站在卖出方。时间的移动就是如此巧妙,真的等到80个交易日以后,120日均价线降低到2710点,因为它逐步降低所以造成后来指数突破120日均价线,但也因为如此,所以显示多头其实力度非常薄弱,本栏也因为这点而识破了多头不会再上涨的演变,因此才会不断强调状况的发生。
如果你从周线观察,不都在2688及2696点之间来回游走而已吗?如果你真的对成交量的变化有所认识,那么当时本栏谈到的量潮状况及点位的变化,几乎已经完整的说明了后来的状况,本次的下跌几乎一一验证呀!真是不可思议,有很多时候市场的发展都会让我在使用《麦氏理论》后都觉得不可思议呀!简直就让我也“目瞪口呆”,许久都合不拢嘴。
本栏从当时的状况谈到量为先,价格次之,再来才是形态,所以即使是“复合式头肩底形态”也无法改变或是推翻均价线的趋势形态呀!这次又证明“均价线的趋势方向主导了形态的趋势方向”,这点又再度证明,说明技术分析如果应用量潮推导,可以另行市场解释行情演变,事实上说明的就是市场的“供需”问题而已,本栏已经多日如此解释,不知道你体会到了吗?
就如今日,为什么最低点正好在“2573点”呢?为什么到了这个点位权重股就会急于反击呢?为什么权重股的反击就是集中在三只银行股及三只保险股呢?这个故事的发展状况不是与3月29日一模一样吗?他们之间有什么严重的关联性呢?是否之前介入者因为实在跌太多了,所以开始进行低买摊平的操作后拉高股价呢?如果从基金法人机构的操作手法来看,不排除真的如此,说真的,他们的操作手法也只有如此而已,除了这些最多就是多一条电话线可以直通大股东的办公室配合利好消息的释放而已,真的要抓内线交易其实这些一查就见光死。
这些说明了市场生态就是如此,只要针对市场供需环节进一步分析,基本上不管谁人的操作手法都会曝光,只要你细心的观察,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逃得过你的法眼,只要有任何动作就会有一定的倾向,就看你是否看得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