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考评第三季度见真章
(2010-09-03 09:59:06)
标签:
股票 |
从4月19日的下跌非常的严重,基金公司的操作亏损非同小可,请阅读有关基金的操作绩效可窥见一斑,这些本栏就不多说,本栏要谈的是时间周期的操作压力会衍生的问题,因为基金的操作绩效评比会造成很大程度的变化,任何一个变动都会形成人员的“职务换位”,甚至于被解除职务,应该到了最后时刻提头来见的关键时刻,第三季度终了后的评鉴,因为进入第四季度,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不改变也许真的会等死。
趋势下跌总要有改变的时候,那么要如何才会改变呢?最好的改变就是“时间换空间”,即将时间拉长,让大家的成本趋于一致,或是接近,或是差异不大,到那个时候任何一个变动就会动见观瞻,也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于会致使一些管理不善、不良,或是内部问题丛生的公司不断被曝光,或是公司内部治理“见光死”等等不一而足,年底就是总结算,算老账的时候,逃不掉的呀!
股票趋势跌久了就会开始趋于平缓,所以当然就会逐步扩大整理区域,也会让市场开始进入逐步沉淀,此时也是筹码再度获得锁定的关键时刻,等于要有一批人认赔倒下去以后,再换另一批人上来继续玩,这个就是接龙游戏,实在一见玩不下去后就会推倒重来,股市的生生不息就是如此而已,谁会在黎明来临前倒下呢?等着看好戏。
指数如果形成扩底,那么扩底的时间拉长表示参与投入的平均值成本已经维持在一个水平,一般时间周期第一个关系一定是60天,第二个周期一定是第二个60天,之后才会进行不断的震荡变化,目前等于进入第一个60天后的第一个20天,到了80天以后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而时间的变化正好进入120日均价线最后一段在3月16日的扣减。
这个阶段形成的量与价结构及板块的变化,乃至个股的走向都是一关接一关、一环接一环的变动,当时的银行保险股干扰了那一段行情,据说当时基金经理人王X伟买入银行股造成市场跟风而暂时稳定了当时的变化,也造成3月29日后的反击,但最后的结果却形成“拉抬不成反手下杀”,形成了“辛辛苦苦运行了22天的行情,一日之间就跌完”,这阶段就是标准的“碎步上涨多日不及一日中长黑的重挫”,当时的状况就是如此,当然后续的变化也会延续,当然也就会非常不乐观。
不知道当时那些介入的筹码是否会在运行120天以后被逼“修正调整”呢?有些时候是他人代为“修整调整持股”,这样属于轻微的调整,状况还好;有些时候是“换人做看看”,持股观念改变,所以换人以后也等于换了脑袋,难免持股选择与模式也会改变,这个状况说明变化会剧急加大,至于最后结果如何?不知道;最怕是一种消息发布以后立即变化,公司领导一票否决,然后马上拍板定案,组织立马改头换面,好像立即耳目一新,但实际上是将所有过错一刀切推给前人,然后进行大整改,这个状况也会引发市场的大波动与恐慌,而往往这个时候就是扩底后的“最后一跌”,而且是经此一跌大事底定。
是否往后真会如此发生呢?这个就不知道啦!本栏也只是从过往的市场经验简单的说明,不见得就一定会如此,只是从过去的时间周期统计,他们的时间容忍能力就在120天,即半年时间而已,如果对比9月份来看,等于进入第三季度的尾端,个别基金经理会想办法拉高股价,否则今年的操作绩效泡汤了。
所以他们会想尽办法做一次解套,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市场不会给他机会,信托公司也不会给他机会,加上其他同行见机不可失而“落井下石”,此时就会“死相难看”。因为亏损太多,该机构领导人也不会给他机会,所以进入第四季度是基金经理操盘人“提头来见”的重要关键阶段,是好与不好都要剥一层皮,因为巨大的亏损事实已经形成了。
但愿这些只是如“小说”一样,轻描淡写就好,不要成为事实发展的应验。如果不幸应验也纯属巧合,绝不是刻意影射,见谅。